返回

大梁仙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4章 风雪亭临别赠诗(中)(1/2)
    宋昌明拂袖而去。
    颜松溪干咳几声。
    点了老友的牛粪炮仗,也不在意,反而觉得舒坦。
    颜松溪目光在学子里寻找一阵,眸子深处有些期待。
    “你们先生不能作诗,你们当中,可有人有好诗献来?”
    程启和朱清二人自然明白颜松溪此时引话题的目的,程启接话道“若有好诗,尽管献来,让大家品鉴一番,临别之意,吾有一只笔赠予佳作者。”
    说着取出一个盒子,里面盛放着一只精致的毛笔,乃是用紫毫做的,价值不菲。
    此紫毫所做的笔,一般为贡笔,意义重大,非常人文士能拥有。
    不仅如此,程启早已进入‘立命’之境,他的这只紫毫毛笔沾染了他的儒道气息,可得梦笔生花的玄妙作用,就连拂袖而走的宋昌明,也不由停下脚步,他想回来。
    但是老脸放不下。
    朱清想了想,取出一方砚台,他语言寡淡,吐道“有笔亦要有砚,有佳作者,上前来罢。”
    “我……我!”
    人群中。
    朱子涛声大如牛。
    胖墩的身子钻出来。
    表情憨态可掬,先是朝程启拱了拱手,又拜朱清。
    礼节十足。
    宁恒微微一愣。
    这小子。
    难道找人抄了诗?
    卧槽。
    不愧是我们两兄弟。
    不好意思。
    我也抄了。
    但是没好意思拿出来。
    你居然捷足先登!
    一旁的杜雨生也愣着。
    很是紧张,又有些后悔。
    似乎因为没有抢着第一而有些难过。
    便在众人都期待之时,朱子涛开口,大声道“侄子朱子涛,拜见远叔!”
    说着,两行清泪,逢雪而湿。
    嘴巴嚅嚅。
    感动的要死。
    一把抱住朱清的大腿。
    “远叔,你真不认识小侄吗?一笔难写一个朱字呀!”
    “噗!”
    正在饮茶调整姿势的颜松溪一口喷了出来。
    说实话。
    他比其他任何人都要期待这一场送别。
    那一位吟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学子,应在其中才是。
    然而。
    这好好的送别基调。
    被这家伙给搞没了。
    认亲?
    有没有搞错!
    不光程启愣了。
    就连寡语的朱清,也是微微愣了愣。
    他是燕州人。
    当年胡戎杀他全家。
    一村姓朱的人,难道还有逃出的幸存者?
    想到这。
    朱清眼神布满迷雾。
    那是他不愿意提及的过去。
    “子……子侄。”
    朱清开口,声音有些低哑。
    什么?
    程启和颜松溪以及一干隐士也懵了。
    这时,宋昌明去而复返,伸手扯住朱子涛的耳朵,怒道“孝廉,切勿听这混子胡言乱语,他乃清河村人,祖籍在徽州,如此攀附,真是丢人,还不下去!”
    朱子涛最怕老秀才,被说破身份,有些尴尬的耷拉缩头,他也没别的意思,就是见朱清给的彩头是一方砚台,金龟模样,他家做生意的,比较信奉镇风水的物件,他看上了,所以才抖机灵。
    一时,学子都在嘲笑朱子涛。
    朱清恍然,但他依旧招了招手,“子侄,既看中我手中砚,可有诗?若是过得去,送你也是可以的,你说得对,一笔难写一个朱。”
    宋昌明闻言,松开了朱子涛。
    他此时才看出来,朱子涛的这一声远叔,唤醒了朱清孤淡半生的前尘往事,于是劝勉道“子涛,既是长辈吩咐,可得尽力。”
    话虽然这么说,宋昌明可没指望什么。
    朱子涛挠了挠头,红着脸道“昨日本来抄了一首来着,被先生一吓,忘了。”
    “哈哈哈!”
    顿时,引来一阵嘲笑之声。
    颜松溪捻须,淡然笑着,这孩子,虽然有些抖机灵,但内心憨厚,诚实,这样的人,做文章可能不行,但是做人,品性至少还是可以调教的。
    程启与朱清为多年至交,知道朱清常寡居而思故亲,常闷闷不乐,这倒是一个机会,于是借机笑说道“你这孩子,他日若记起来,再传书于你远叔,到那时,你远叔也不会少你一块砚台。”
    朱子涛闻言,憨笑挠头道“先生说的都对,只是小侄非常喜欢这砚台,他日远叔再送我,未必是这个了……”
    说完,又引得一阵隐士笑起来。
    只是。
    没有嘲笑之声。
    古人重家族承血脉。
    甭管他燕州还是徽州出身,都是朱家人。
    这是美事。
    虽然,好像送别这个主题,有点歪了。
    朱清沉吟,他拾起砚台,就要给朱子涛。
    可就在此时。人群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