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将军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34章 江陵(1/3)
    夏侯一脉骁勇善战,族里先后出了多名家喻户晓的将军。夏侯尚是最不像将军的将军。
    他相貌甚佳,清俊儒雅,又兼性情仁义,待兵如子,从不苛责下属刻意树威。被将士们亲切地呼为“伯仁将军”、“玉面将军”。
    黄初三年前后,魏吴两国在荆州一带展开争夺。夏侯尚曾于江陵战火中救下一女,江晚秋。
    荆州历来是三国间纵横捭阖的关键战略要地。对东吴来说,有了荆州,吴国才能全据长江,进可攻,退可守,有底气与魏蜀三分天下。若失了荆州,盘踞江南的吴国毫无生存空间,三分天下便有可能变成两分天下。
    南郡作为荆州七郡之一,自汉末以来便一直是各方豪雄必争之地。当初赤壁之战后,为夺取南郡,曹军曾与孙刘联军展开激烈争夺,耗时近一年之久,双方皆有损伤,由激烈争夺战逐渐演变成对峙消耗战后,曹军因远渡作战,兵力物力持续损耗,难以为继,不得不先撤离江陵。
    到了文帝曹丕继位的第三年,黄初三年九月,魏国经过数年筹备,做足准备,再次派出数万大军,选在江水低浅的秋冬,出兵荆州,直扑南郡!
    文帝对于此一役志在必得。派出了魏国最为精良能征惯战的将帅组合出马。由大司马曹真任统帅,坐镇中军,亲自督率三军。
    先派曹休、张辽、王凌三位将军联手,攻下了洞口;又派曹仁拿下濡须。紧接着,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分别率军,从四面包抄合围南郡,以迅雷不及掩之势,迅速占领南郡大部。
    这种阵形,敌军纵是插翅难逃。战事前期,进展顺利,一切皆在掌握。
    唯独江陵久攻不下。
    江陵是南郡治所。周围环水,有江水掩护。因江陵位置特殊,吴军持续派兵增援江陵外围。由诸葛瑾带水军乘船渡河至江中小洲,分散于江陵附近江面,伺机反扑。
    夏侯尚率部与诸葛瑾隔江对峙数日。后来,采用李彦靖副将之计,趁夜从下游悄悄渡河,避开敌军耳目视线,弃大船改用小船,连夜运送万余兵员过河,烧毁吴军大量船只,水、陆夹攻并进,与诸葛瑾部展开江面争夺战。李副将身先士卒冲杀在前,不幸中箭身亡。经一番激烈鏖战,两方各有损伤,最终逼退了诸葛瑾的外援水军。
    至此,江陵已彻底成为一座孤城。
    内无粮草,外无援兵。
    强敌压境。敌众我寡,援军尽退,守城将士却依然固城死守,困守孤城。
    小小的江陵竟牵制了魏军几万大军,一连数月攻之不下。
    魏军改变了一味正面强攻的进攻策略由曹真率部镇守已先行夺取的南郡大部;左将军张郃和右将军徐晃负责率军正面攻城;夏侯尚率部守住江陵侧翼外围防线,防止吴军增援。
    饶是如此,魏军围城半年之久,依旧难以攻克。
    吴国镇守江陵者是名将吕范。吕范帐下有一军师,姓程,名毅之,其人有生花妙笔,品貌俱是一流,人称“妙笔军师”,颇受吕范倚重。
    因他才华极其出众,吕范已写信将他荐至建邺,吴主孙权手下,希冀其在吴国发挥更大作用。
    江毅之原已打算动身赶赴建邺。却遇上魏国大军压境,就义无反顾留了下来,与诸将士一道守城,打算等打完这一仗再走。
    两军战况极尽惨烈。江毅之虽是一介文士,并非武将,却于危急关头,一次次冒险走上城楼鼓励众将士,激励全城将士同仇敌忾。并连夜亲写百余张战斗檄文,张贴于城内各要处,安抚军心民心。
    在内外断绝的情况下,江陵全城兵士竟坚持几月之久。由于缺粮,当时城中士兵不少人都患了浮肿,个个面如土色,能够勉强作战者不过千人。只能趁夜间不断加固城池,以血肉之躯,死守其城。
    次年二月,魏军以三万人搭建浮桥,渡百里洲上,日夜渡桥攻城不绝。在江陵城前堆土垒山,凿挖地道,高立楼橹,以箭阵大举攻城,弓弩手日夜轮替不休,箭矢如急雨!
    江毅之手持江陵城旗立于城头,身姿挺拔如苍松,如一杆标枪般凛然而立!
    他整个人已经瘦得脱了形,似乎只剩一副骨架,却依然眼神坚定,傲骨嶙峋!明明瞧着已至强弩之末,虚弱疲惫至极,风一吹似乎随时都有可能倒下,却宁战不屈,毫无惧意,为身边那些同样腹囊空空的将士兄弟们鼓气助威,丝毫不曾畏惧避缩。
    至身中数箭,七窍流血,犹口中呐喊呼号不止,倚靠城墙,身形挺直不堕!
    直至耗尽最后一丝气力,殒命于魏国箭阵中……
    虽手无寸铁,心性坚如磐石,堪为天下文士榜样!
    当时两军皆动容!魏军将士们不约而同,渐渐停下手中弓弩,隔城望其景,无不唏嘘感慨。
    他们都是军人,都是血肉之躯。两国交战,各为其主。一将功成万骨枯,都在拿命在拼!
    江毅之之妻早亡,膝下仅有一独女,名晚秋,年方十九,因战事接连,尚未婚配,诗书冠绝,有冰雪之貌,人称江陵之花。
    战火纷乱之际,惊闻其父江毅之阵亡,城将不保的消息后,江晚秋强忍悲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