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画一个江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章 孙巨熊(1/2)
    第三章

    夜幕。

    一弯镰刀月嵌在天边,月光就像小渔船上撒下的网子,如雾又似轻纱,朦朦胧胧,显得格外柔和。

    一颗颗稀稀疏疏的星星,仿佛是藏在夜空中的远古神灵,一闪一闪的看不真切,神秘又遥远。

    智者说:月儿,总会渐渐圆润,初三了,十五就不会太远……

    可星星依旧是那个随着月儿圆润此消彼长的星星,依旧是数以万计颗星星中的一颗,注定不是北斗星,兴许这辈子都不会显眼。

    一个单瘦少年踩着冷清的月光,急急忙忙走出朱府,接着健步如飞的在大街上狂奔起来,他要赶在状元巷齐家糕点铺子关门前,赶到糕点铺。

    索性夜幕降临,街巷并没有太多行人,加上初秋不算冷,齐家铺子关门也并不早,孙幼学如愿买到了桂花饼和五谷杂粮糕,随后又在刘家酒铺用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买了两坛便宜的烧刀子。

    其实,买完桂花饼和五谷杂粮糕,账房先生给的钱还有不少剩余,可孙幼学自八岁入朱家做书童已有四年,该他拿的他一样没少拿,不该他碰的他连手指头都不会去碰,即便是一枚绣花针。

    这也是公子朱三少,账房先生朱大飳~to~喜欢他,甚至在小事上信任他的原因之一。

    八岁入朱家那一年,孙铁匠并没有在在孩子耳边唠叨太多,只是说:“老子读书少,光有一身气力,自然没本事跟你说‘男儿当沐于大麓,烈风雷雨而不迷’这些大道理。

    只是娃儿你得记清楚,其实喜欢、信任、憎恨、还有怜悯这些人世间最常见的玩意,来的快,去的也快,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它们也和人情一样,会消耗,用一分就会少一分,用完了那便完了,断然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至于市井流传的那些粗俗俚语并不适合所有人。什么一起喝过酒,一起撒过尿,一起杀过人,就是铁打的情谊,话兴许有丁点可行性,可依旧没有任何道理可言。

    这世间规矩最大,道理在规矩内也最大。”

    当时,八岁孩子的听不懂,只是问了句规矩是什么,孙铁匠却并未回答,孩子也没有再问。孩子认真的记下了他的话,只是记下了,一字不漏的记下了。

    他也如同这些粗俗的道理一样,执拗得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这个八岁便进入豪门朱家的孩子,直到现在还是一月拿八百枚铜钱的小厮,却从未犯过寻常下人该犯的所有错误,所以谨小慎微又恪守成规的他,存下的打赏钱,也远比朱家那些隔三差五就得鼻青脸肿为朱家三少出头,拿了打赏就去青楼勾栏厮混的护院武士,多的多。

    足足四十多两白银!

    上私塾学字学道理的钱够了,即便日后考取不到功名,讨个婆娘过日子,总归被窝是热乎乎的。

    一阵夹杂着海腥味的秋风吹过,凉凉爽爽的,吹皱了夜的宁静,也将思绪游走天外的孙幼学拉了回来。

    不知不觉,孙幼学走到了自家铁匠铺的门口,少年看着手里的廉价老酒笑了笑,刚准备推开铺子的门,门却从里面推开了,映入眼帘的依旧是那张漂亮到即便是女人都会妒忌的脸。

    “千珏道长好。”

    少年躬身行礼,皮囊绝佳的年轻道人笑着点了点头,大步流星的离开。

    孙铁匠跨出门来,接过少年手中的两坛老酒,目送着年轻道人,直到年轻道人的身影逐渐融入夜色里,才轻声道:“娃,朱公子等着你的糕点呢,先回去吧。明晚回家一趟。傲枝那丫头寄信回来了,你帮爹念念。”

    孙幼学‘嗯’了一声。

    孙铁匠笑着挥了挥手,少年笑了笑,拽着糕点头也不回的转身跑进夜色里。

    不知过了多久。

    提着两坛老酒的中年铁匠没由来的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巨熊总比这句杀千刀的‘八千劲旅走熊罴,曾断金人十万师’,好多了呀。”

    十一年前曾有游方道人来过铁匠铺,扔下一个乳名叫‘巨熊’的孩子,今夜又来了个辈分更高更高的道士,还语出惊人死不休的下了谶语……

    ……

    孙幼学回到朱府,直奔琅琊小院。

    公子朱三少搭建在琅琊小院外的行军帐篷已经拆了,只留下一个叫绿豆的丫头等在原地。

    “孙幼学,公子和账房朱先生一起去了太子街的‘牡丹亭’,说是去压压惊,也没说回不回,只是让你不要等了。”算不上很漂亮,却有一双不俗桃花眼,穿着一身绿色长裙的绿豆,挺了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胸脯,笑嘻嘻的说道。

    孙幼学点了点头,提着手中糕点轻声问道:“绿豆姐姐,那这些糕点怎么办?”

    十五六岁的丫头绿豆噗嗤一笑,清脆道:“账房朱先生说了,糕点让咱们公子这一脉的分了。”

    孙幼学将糕点递到绿豆手中,轻声道:“糕点还是绿豆姐姐带去分了吧,平常我也跟着公子混过不少口福,哪还敢抢姐姐们的。至于剩下的银子,明早我便送还到账房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