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球童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0002【扶贫窗口】(1/2)
    中午十一点前后,四个人终于走到了前窝村村口。
    倒狗和散巴回家了。
    王一男陪着杨丽娟继续前行。
    到了后窝村口,杨丽娟转头跟王一男说了句“回吧……”
    王一男没动。
    “那我……再陪你坐一会儿?”
    ……
    王一男到家时,已经十二点多了。
    只有老妈一个人在家,还在屋里屋外地忙着。
    和老妈打了声招呼,洗了一把脸,王一男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扑通一声,一头栽在了床上,四仰八叉地开始望天。
    全家六口人,只有王一男一个什么活都不用干。
    全家人也都不让他干。
    从老爸老妈结婚的那天起,就盼望着能生一个男孩儿。
    然而老大、老二和老三都是女娃。
    大姐王招娣,今年十八岁。
    二姐王增娣,今年十六岁。
    三姐王盼娣,乳名多余。今年十五岁。
    最小的王一男,乳名康登,今年十三岁半多一点。
    ……
    姐弟四人看似挨肩地都只相差一两岁,其实相差最多的也不过十八个月,最少的只相差十三个月。
    看着一个接一个的丫头片子出来,老爸老妈是心急火燎。
    山里天一黑下来就没事干了,电视也看不起来。
    打个手机还要往山梁上走一走,在村里根本就没信号。
    晚上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运动了。
    何况儿子至今还没有到来,老两口就更加勤奋而努力了。
    ……
    王一男出生以前,一家人在村子里都抬不起头来。
    老爸王振则更像是欠了全村所有人的债务似的,整天低着头,羞见任何人。
    王振原本是个流浪汉。
    因为高大帅气又能干,还会干各种农活,在前窝村帮了杨家大半年的农忙后,就嫁给了前窝村老杨家的大公主。
    “终于有一个男丁了……”
    王一男出生后,老爸在长长叹了一口气,长长出了一口闷气后,王一男这个名字也就此呱呱落地。
    有一个传宗接代的足矣。
    他倒是还想要第二个甚至第三个。
    天价的罚款、不给落户不说,再要一个他就要挨一刀了。
    王一男老妈身体太弱,村长就直接向王振下了最后通牒。
    债多了不愁。王振不怕罚款。
    却害怕挨刀进宫,他只好妥协。
    从三姐出生开始罚款。少数民族允许二胎,因此二姐免责。
    王一男罚的最多,在三姐罚款的基础上又翻了一翻还拐了个弯。
    ……
    前窝村一共只有三十几户人家,基本上都是白族,大部分都姓杨。杨姓是白族的大姓。
    这个村子据老人们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村西头有一眼一年四季不断流的泉水,据说是祖上在此定居的主要原因。
    前窝村缺水。
    整个云滇省都缺水。
    全省城镇化率不到百分之四十。
    全省将近百分之七十的人口都是农民,都住在山里,甚至好多就住在高高的山坡上。
    虽然如此,云滇省自古以来却从未出现过饿死人的现象。
    树上长的,土里埋的,水里生的,很多东西都可以果腹。
    重要的是,这里还四季如春。
    王一男家的前后院子里,就有三颗核桃树,五颗苹果树,六颗更加高大的柿子树,若干棵樱桃树……还都是纯野生的树种。
    这里的规矩是,无论是树,还是花花花草草什么的,离谁家近就属于谁家的。
    这些水果和核桃等等,每年都吃不完,送人也送不完。
    饿死人,是吹牛。
    没钱,却是真的。
    村子和外界相连的只有王一男他们走过的那一条羊肠小路。
    虽然可以骑摩托车,但一定要是个胆大心细的个中高手。
    比如杨丽娟他爸。
    杨丽娟他爸拼着一辆破摩托,愣是把两村唯一的一个杂货店,从杨丽娟出生的那年起,一直开到了现在。
    他的家也开成了两个村里的首富。
    山沟里物产丰富,却都卖不出去,家家都穷。
    王一男家是两个村子里最穷的。
    因为超生,还超生了两个。
    因为超生带来的罚款,家里原来的耕牛、羊群都卖了。
    还只是还了三姐罚款分期后的第一笔,王一男罚款的第一笔。
    希望也是有的。
    据说这条羊肠小道要修成大马路了。
    虽然已经嚷嚷了好几年还没见什么动静,但无风不起浪,山里人把事情总会往好的方面去想。
    老爸一边种着烟草,一边带着两个女儿用自家产的包谷(玉米)开始酿酒。
    这两项是家里换取零用钱的主要来源。
    偶尔也会有几个不怕死的城里人进得山来,用极低的价格收购一些烟草和纯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