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要做门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八章 神秘老人(1)(1/2)
    一直向前,足足走了百余步,张越紧绷的心,方才松懈下来,一直握在腰间的手,才敢放下来。
    仔细一看,手心已经满是汗水。
    刚刚他已经做好了拔剑的准备。
    他回过头去,看到那辆马车缓缓启动,向着驰道的另一侧而过。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张越冷笑了一声“真是看得起我呢!”
    “五万钱呢!”
    此时米价,石米不过百钱。
    这还是因为,连年战争,海内虚耗,物价沸腾之故。
    若搁先帝的时候,关中石米不过六十钱。
    五万钱,足足可买五百石粟米,够一百个青壮吃上半年!
    这么说,可能还不够形象。
    举个例子吧,天汉二年,李陵兵败浚稽山,太史公司马迁因为帮李陵说话,而被判死罪。
    这个时候,摆在太史公面前的只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坦然受死。
    第二,交钱赎罪。
    第三,自请腐刑代死。
    太史公最终选择了第三条道路。
    接受了残酷的腐刑,在蚕室之中痛苦哀嚎一百天,然后拖着残疾之躯,忍受着世人的冷眼与嘲讽,以及来自内心深处的折磨和压抑。
    那么为什么他不选择第二条道路呢?
    答案是就算把整个司马家的全部家当卖掉,他也凑不出那笔赎死的钱。
    那么,这笔赎死钱的数量是多少呢?
    五十万钱!
    换句话说,就在刚刚,张越放弃了十分之一个太史公的生命。
    一位汉太史令的命,也不过价值五十万。但就在刚刚,却有人随意的像丢垃圾一样的丢了价值五万钱的黄金在张越面前。
    这就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个时代,富者阡陌连野,贫者无立锥之地。绝非只是史书上的文字,而是切切实实的真实!
    抬头向前,阡陌之中的农夫,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带着全家,在田间耕作。
    一岁辛苦耕耘,还填不饱家人的肚子,甚至可能还要欠一屁股债!
    哪怕即使是张越这样的地主人家,家里有着顷土地,有着几户佃户。
    然而……
    在原主的记忆里,生活也殊为不易。嫂嫂与柔娘,已经很久没有吃肉了……
    这个世道,已经崩坏了!
    脑海中,原主的见闻,不断翻涌着。
    自元光以来,国家对外用兵频繁。
    百姓负担,不断加重。
    元狩四年,始征口赋,三岁以上孩童,岁纳二十钱,又加马口钱,人岁三钱。
    元封以来,天子屡幸天下,出巡数千里,东至泰山,西至碣石,北至长城。天子巡视卤薄,动辄数千、数万人。
    自建元以来,宫室不断扩大,至今为止,皇室园林和宫苑扩大了三倍不止。
    长安城内外,明光宫、建章宫、桂宫,金碧辉煌,富丽堂皇。
    当今天子甚至为了供养一个术士,便在蓝田谷建立了鼎湖寿宫。
    所有的这一切开销,最终都摊派到了百姓身上。
    老百姓能怎么办呢?
    老百姓也很绝望啊!
    而朝堂之上,秉政的儒生们,在做什么?
    看着!
    对!
    你没有看错,他们就是在看着!
    冷眼旁观着。
    面对天下民生的困局,他们一不敢去皇帝面前进谏,二不愿自己去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三不想改革,以免伤害自己的家族利益。
    哦,他们还是做了些事情的。
    譬如说,把锅甩给对外战争。
    嗯,现在天下百姓困苦,都是因为战争啊。
    所以,要面包不要战争。
    但他们忘记了,直到现在,依然还有着数十万大汉军人,在朔方,在九原,在轮台城,在西域与匈奴人对峙。
    没有这些英勇无畏的英雄守护,他们能在家里这样高谈阔论吗?
    况且,现在停战,匈奴人就要笑死了。
    他们立刻就可以从汉军的束缚和限制之中走出来。
    然后,收复失地,养精蓄锐,二十年后,匈奴骑兵的铁蹄就又要出现在长城了。
    所以呢,儒生自己也知道,仿佛全部甩锅给战争,是有些问题。
    于是,他们抓了另外一个靶子,疯狂输出。
    桑弘羊和他的盐铁系统。
    于是,天下太平了。
    儒生们得意洋洋——时弊已经被我们找到了,只要停止战争,烹了桑弘羊。
    世界大同一定到来,三代之治可期哇!
    陛下您要信我哇!
    “上天让我来到这个时代……又给了这么一个金手指和身份……”张越握着剑柄,在心里想着“是想让我来终结这个混乱可笑的时代吗?”
    儒家的统治,现在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了。
    与太宗、先帝时期相比。
    儒家大臣既没有什么能力可言,更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