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开创了无数幻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二章剑胆琴心宁采臣(求追读,求月票)(1/2)
    荒山野岭,浓雾细雨,哥哥演唱倩女幽魂的歌声,似乎还若有若无的在耳边回荡。
    路边的茶寮,杨寿挎着剑,坐在凳子上咀嚼着冰冷生硬的馒头。
    桌上的酒菜,他不看也不动。
    身后是一群草莽大汉正在厮杀,飞溅的血浆,乱弃的残肢,都像是在侧面印证着这个时代的失去控制,变得荒诞、残酷。
    厮杀声逐渐停止,因为有另外一群人涌了进来,将之前乱斗的那伙人,全都快速杀死。
    满地的尸体,汇集的鲜血,逐渐形成小溪。
    “琴剑书生宁采臣?”新来的这群人中,领头的大汉,手里拿着一幅画,对照着杨寿的模样开口问道。
    杨寿已经知道来者是谁,更知道他们此来的目的,却还是顺着剧情读台词:“不错,我就是宁采臣!”
    “很好!你的死期到了。”
    “你上书弹劾国师的时候,就应该会想到,迟早身首异处。”领头的大汉一挥手,一众盗匪已经从周围将杨寿包围起来。
    随后再无废话,众多盗匪挥刀便向杨寿劈砍。
    杨寿伸出食指和中指,在剑柄处一划,长剑立刻凌空出鞘。
    手握剑柄,剑势飒沓如流星一般,向四周潇洒的挥洒出去。
    拍戏的时候,动作为了贴合机位拍摄,是分段录制的。
    这些动作也都是由武术指导小东设计,不仅十分的花哨好看,并且显得天马行空。
    但是此刻,杨寿真的施展起这门剑法,却并不觉得它只是花架子。
    飘逸、潇洒、精准、狠辣,这是杨寿施展剑法时,对这门剑法的第一感触。
    同时,这门在原本的电影设定中,并没有名字的剑法,在杨寿的脑中,却有了名字和出处。
    此剑法名为‘惊虹’,是百年前惊虹剑客所创绝学,宁采臣偶然习得,苦练十载,早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电影只有短短不到两个小时,没有讲清楚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幻境不同,它是一个全方位的特殊‘世界’,每一个人在这里,都有他们的出身来历,每一段经历,都有其缘由。”
    “所以这种特殊的‘补全’,就是幻境的独特与神奇之处。”
    思量间,杨寿的剑若流星,已经将十几名持刀的盗匪刺倒。
    但是更多的盗匪,却踩着同伴的尸体,从各个刁钻的角度围拢袭杀过来。
    他们根本就不怕死,并且精通特殊的搏命合杀之术。
    看着这些身形有序,凶狠不畏死的盗匪,杨寿又不免回想起片场见过的那些龙虎武师。
    香江武侠片、神怪片、警匪片、动作片的繁荣,都少不了一大群卖命且专业水准极高的龙虎武师在背后支撑。
    拍摄时的画面,虽然好似与眼前的厮杀场面重叠,杨寿却绝没有半点的手软。
    剑光闪烁,人影起落。
    翩翩潇洒之间,这些盗匪便都死在了他的剑下。
    这是他作为男主角的第一场正式亮相,也是通过这样一场戏,将他的人设先框定住。
    逐渐变大的倾盆暴雨中,杨寿的剑抵在了那为首的盗匪大汉脖子前。
    “国师给了你们什么好处,让你们这么为他卖命?”杨寿问道。
    盗匪首领哈哈大笑:“钱、酒还有最漂亮的女人,在这样的世道,这些这够不够?”
    杨寿目光微冷。
    剑锋一扫,鲜血落地。
    “够了!”
    说罢之后,拾起地上染血的油纸伞,一手提剑一手撑伞,一席白衣独自步入荒山雨幕之中。
    接下来,就是杨寿进入郭北县,打听兰若寺位置的部分。
    从看电影的角度出发,来看这样一场戏,整体来说,偏向荒诞、可笑。
    然而,身在感触真切的具体环境之中,郭北县给杨寿的感觉,则是‘喜感’严重下滑,而一种身处乱世,人人命不由己的悲凉感急剧上升。
    在这里,人命不值钱,官差在大街上随意抓替死鬼。
    做生意的小贩,路上的乞丐,店铺的老板···都是奸猾、狡诈,满口荒诞的谎话,却都说的面不改色。
    也就是在这里,杨寿用身上唯一的一块玉佩,换了一幅画。
    画中的女子,正是恩师聂文远的大女儿聂小倩。
    七年前聂文远一家途径郭北县,被马匪追杀,大女儿聂小倩不幸惨死。
    慌乱之中,被聂文远安排仆人,匆匆埋在了兰若寺外大槐树下。
    以此为标记,本是要等安定之后,便安排人来启走尸体,运送回乡。
    怎料朝局动荡,世道不安。
    聂文远先后派出了七八批人,都死在了半路。
    宁采臣不忿朝中国师掌权一手遮天,上书弹劾之后,便辞官而去。
    便被恩师礼部尚书聂文远委托,前往兰若寺,运送大女儿聂小倩尸骨回乡安葬。
    从客栈老板处打听到兰若寺的位置之后,杨寿便一人一剑,闯入深山寻找兰若寺。
    身后已经变得荒凉的街道上,只有瞎眼的老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