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云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015章 辽东复归大明矣!(1/2)
    皇城,文渊。
    今天内的气氛有些怪异。
    臣刘宇亮今天一身崭新官服,精神抖擞,满脸红光,如同要迎娶新娘的新郎官。
    李标、薛国观等资深臣,却都是面色阴沉。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刘宇亮要迎娶的新娘,是他们的女儿。
    那是因为,今天就要跟建奴签署和约了。
    和谈的事情,是由刘宇亮全盘主持的。
    所有的功劳,即使不能全部算在他的头上,至少也是个首功。
    有了这样的泼天大功,威望有了,在皇帝心目中,同样也有了足够的重量。
    今后在内,甚至可以跟温体仁掰一掰手腕子。
    甚至趁势取代温体仁,也是有那么一点点可能。
    很多见风使舵的文官,最近纷纷汇聚到刘宇亮的身边。
    刘宇亮的府邸,也是门庭若市。
    这本来倒也没什么。
    当了一辈子的官,谁还没有一个高光时刻。
    可刘宇亮却偏偏,又是一副人得志的作派。
    别是李标、薛国观,就连首辅温体仁,也都不怎么放在眼里了。
    大有独揽大功,就此取代温体仁,成为内首辅的架势。
    “本官去了,诸位老静候佳音!”
    刘宇亮见时间差不多了,起身向其他臣拱拱手。
    然后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大摇大摆地走出文渊。
    “人得志!”
    薛国观气呼呼地将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
    温体仁笑呵呵地道:“同朝为官,和和气气的才好,薛老何必动怒?”
    “这次和谈,建奴能顺顺当当地答应我大明那么多苛刻条件,可不是某一个人的能耐。”
    “到最后,功劳却都成了一个人的,真是岂有此理!”
    李标冷哼一声,十分不满地道。
    能把他这出了名的好脾气,都给气成这个样子,话完全不顾什么体统。
    可见刘宇亮有多招人恨。
    其实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个名和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温体仁意味深长地一笑,然后端起茶杯,悠悠地喝了起来。
    如今皇宫内就设有电报房,由内和内廷负责管理。
    崇祯暗中离京后,电报房由锦衣卫暂时接管。
    因此从辽东来的消息,只有聊聊数人知晓,温体仁就是其中之一。
    昨天他就知道,皇太极被困长胜堡,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可笑那刘宇亮,还以为圣眷在身,屁颠屁颠地跟建奴和谈,被当做猴子耍了都不知道。
    还是咱老温高明,抱紧云真人的大腿不放松,圣眷就不会减,屁股下面的位子也是稳稳当当的。
    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臣们立即从温体仁的话语中,嗅出了非同寻常的意味。
    李标问道:“元宵的时候,陛下偶染风寒,至今尚未痊愈,一直不曾上朝。云真人也久未露面,朝中因此议论纷纷,谣言四起。”
    “这其中莫非有什么隐情?事关社稷,元辅若是知道些什么,还请透漏一点风声,免得我等到时候措手不及。”
    温体仁摆摆手:
    “昨天我还入宫觐见,陛下的病并无大碍,就在这几天就会宣朝。”
    “云真人那里,更不用担心。前几天,英.国公和曹公公还去清华园,跟他在一起喝酒来着。”
    臣们将信将疑。
    这时一名太监匆匆来到文渊传旨:
    “传皇后娘娘懿旨,在京七品以上官员,午后在御门决事。”
    太监带来的旨意,让李标、薛国观等臣心里陡然一沉。
    是皇后懿旨。
    而不是皇帝的圣旨。
    这可就有问题了,大问题!
    皇帝都还在呢,什么时候轮到皇后传懿旨了?
    大明的后宫从不干政,周皇后这是要干什么?
    莫非,陛下已经……李标等人一阵不寒而栗,不敢再继续想下去。
    温体仁惊喜不已。
    崇祯临走时,虽是让太子监国,其实做主的是周皇后。
    如今皇后传出懿旨,召集百官议事,那肯定是辽东那边的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
    这可是天大的喜事!
    薛国观急声问道:“为何是皇后娘娘的懿旨,而不是陛下的圣旨?”
    “咱家只负责传旨,别的一概不知。”
    太监不阴不阳地回了一句,然后扬长而去。
    “出大事了!”
    “面圣,我们立即进宫面圣!”
    李标等人意识到事态严重,纷纷起身,准备入宫觐见。
    温体仁坐在那里纹丝不动,笑吟吟地道:“我等身为臣,朝廷股肱之臣,当有泰山崩于前而不变的气度。”
    这时,一名锦衣卫匆匆而入,将一封电报呈送给温体仁。
    “知道了。”
    温体仁了一眼电报,淡然一笑,然后将电报塞入衣袖。
    李标问道:“元辅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