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秋李世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7章(1/2)
    第7章
    “回长孙大人,这安抚百姓,改善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短时间内就能做到的。”
    “相反,一直盘踞在北的突厥强敌,却随时都可能南下袭来。”
    “也只有将这些强敌击退了,才能有后续的休养生息和国家的发展。”
    “只有将大唐的根基稳住,有国才有家,才能谈得上其他的一切。”
    “当然了,在眼下关键且苦难的时刻,若是能减少不必要的兴建土木,修复宫室,对百姓来,就已经是不的善意了。”
    听完李秋的一番话,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两人相互的对视了一眼。
    均是能从对方的眼中出来极度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同时,一股不易察觉的骄傲和喜悦,也浮现在了李世民的眼中。
    “李秋啊,我真的是想不出,你一个商贾家的孩子,竟然能有如此的见识和眼界。”
    “我想知道,你的老师又是何人?”
    “能够教出你这样的一名优秀弟子,想必他定是一位有能的贤臣,若是不能为我大唐所用,实在是可惜了。”
    李秋摇摇头,“回大人的话,因子早些年体弱多病,所以也未拜过什么名师。”
    “仅仅是识些字罢了。”
    “至于子刚才所的粗鄙妄语,也都是从中读来的,从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口中听到的。”
    “子也没什么真才实学,仅仅是对哪些感兴,就读一读这方面的,打听一些这方面的事而已。”
    “不值一提。”
    此时此刻,李世民大笑,一时间同李秋畅聊的兴也是大涨。
    “哈哈,你这个子,倒是谦虚谨慎。”
    “不过啊,你倒是不必妄自菲薄。”
    “就你刚刚那番话,里面的见识和眼界,就足以强过大半大唐的官员们了!”
    “来,你再跟我,假如你做了一方官员,甚至是朝中大员,你会......”
    随后,李世民与李秋两个越聊越是投机,眨眼的功夫就聊了近一个时辰。
    自从玄武门之变以来,李世民一直都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对着各种各样棘手的,让他感到忧虑的困难。
    见他难得的有如此放松下来的机会和兴致,长孙无忌也是不忍心打扰他们这对父子。
    直到时辰太晚了,他才强拉着意犹未尽的李世民回宫。
    临走时,长孙无忌直接留下了近三两份量的金子。
    李秋惊讶的退还,这金子太贵重了,还有今晚这顿饭他请了,就当是感谢当初长孙大人的照顾之恩。
    可是长孙无忌却还是执意将金子留给了他。
    并且告诉李秋,今晚李秋陪这位大人聊的很开心,单单这件事,就值得这块金子。
    等以后他们再来时,李秋再请客也不迟。
    在送走了这两位贵客之后,李秋望着手中的金子感慨一声,“三两金子,三十两白银,貌似又够娶一房老婆的了。”
    “这有钱啊,真好......”
    另一边,在回宫的马车上,长孙无忌苦笑着对李世民抱怨。
    “陛下,今晚之事,怕是臣要挨不少的埋怨和责怪了。”
    “眼下建成余孽未除,陛下之安危实在是关系太大。”
    “在这个当口,是万万不能出任何岔子的......”
    没等他完,李世民苦笑着摇摇头,“唉,你的这些,朕都明白。”
    “就是今天,李秋这个孩子真的是给了朕太多的惊喜。”
    “若是可以,我都真恨不得住在他那里,同他秉烛夜谈个痛快不可。”
    “呵,辅机啊,你如今朕成为了九五之尊,大唐的皇帝,怎么还反倒不如以前那般自在了呢?”
    “还有,你就李秋这个子,也不像那些大儒们引经据典,学识了得,但是偏偏他出来的这些平白浅显的话,就是这么真知灼见,有道理?!”
    “这可真是奇怪了!”
    长孙无忌此时也是笑着连连点头,“确实如陛下所,这个孩子同我们印象中其他人,真的是大为不同。”
    “可能这也真应了古中那句话,大道至简,大智若愚,读万卷不如行万里路。”
    “而且就这个孩子眉目间的聪慧与灵动,就远不是常人可比的。”
    长孙无忌,那可是深知帝心之人。
    寥寥几句话,把李秋夸赞了一番,反而是让李世民觉得更加高兴和有兴致来了。
    在李世民回到了自己的寝宫之中时,一直苦苦等待着的长孙皇后直接迎了上来。
    一见到丈夫眉宇间的畅快和喜色,连带着长孙皇后心情都好了很多。
    “陛下,你与兄长这一去,怎么耽搁了这么长时间?”
    “还有,你可曾见到李秋了?”
    “他长得如何?上一次见他实在是太过匆忙了,他那时又是被蒙着双眼,我连仔细他一眼都没能做到......”
    面对着妻子连珠炮一般的问题,李世民拍了拍长孙皇后的手笑着道:
    “观音婢,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