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秋李世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章(1/2)
    第1章
    大唐贞观,玄武门之变后,身穿囚衣的魏征面对李世民的真诚劝降深吸了一口气。
    “如果你肯答应我两件事,我魏征愿意为你的谏议大夫,愿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一件事,厚葬隐太子。”
    “第二件事,无罪释放李秋。”
    听了魏征的话,李世民犹豫了片刻后,猛的一挥手,“传朕旨令,追封建成为息王、元吉为海陵王!按礼制厚葬!”
    身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幕僚,如今大唐新皇的阶下囚,魏征等人能替旧主争取到这样的一个体面的厚葬,也已经极限了。
    李世民能答应此事,也足以证明这位新皇的胸襟。
    随后,魏征等建成旧部不禁唏嘘,感激的眼含热泪,纷纷跪倒,“谢陛下隆恩!”
    李世民这时扶起魏征:“该谢的是朕呀。”
    “只有礼葬隐太子,才能安天下百姓之心,全朕仁悌之义!你的这条劝谏,抵得上十万精兵呀!”
    “只不过,你的这第二件事,朕不太懂。”
    “这李秋又是何许人也?”
    魏征此时急忙解释,“陛下有所不知。”
    “这李秋年仅十七岁,乃是长安城中一没落商贾家的孩子。”
    “因当日收留我们四人,从而受了牵连。”
    “今天臣之所以答应陛下的招募,绝大多数原因还与这李秋有关。”
    李世民此时诧异的扬了扬眉毛,“哦?此话又当怎讲?”
    魏征此时叹了口气:“当日臣与王珪、韦挺、冯立等几人面临绝境,就想着以死明志,不料却被李秋那个孩子给拦了下来。”
    “然后他告诉臣,臣不能死。”
    “当臣问他原因时,他是这样的,对旧主尽忠,却不知忠于天下,这是忠却不是大忠。”
    “知道守一个人的志节,却不知道为正饱受荼毒的亿万苍生做些益事,这是贤却不是大贤!。”
    “这做忠臣易、做大忠臣难,做贤者易、做大贤者更难。”
    “如今这大唐百废待兴,强敌虎视,我大唐百姓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几个就这样死了,就是对天下,对大唐百姓的不负责。”
    听了魏征的话,周围众官员同时轻吸了一口气,李世民也是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一个十七岁的商贾家的孩子,就能出这样一番话来,实在乃我大唐之幸事。”
    “长孙无忌,传朕的旨意,放掉这个孩子,不要为难于他。”
    ......
    另一边,在大唐的监牢内,李秋呲着牙挪动了一下自己的身体,心中哀叹不已。
    大半年前,他穿越来到了这个世界,成为了一个家道中落的商户家的儿子。
    老父早亡,无亲无故,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孑然一身。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一点是,还没有钱......
    就在这时,他觉醒出了一个系统,抗旨才能变强。
    在解读完这个系统之后,李秋差点直接骂娘。
    你这不是存心坑我吗?
    这可是在古代,皇权无上的时代,抗旨那是闹着玩的吗?除非我疯了吧?!
    但是,在过了半年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后,李秋还是没能忍受住魔鬼的诱惑,踏出了抗旨的第一步。
    在玄武门之变后,他千挑万选之下,收留了叛党魏征、王珪、韦挺、冯立四人。
    魏征就不用了,未来名耀千古的存在。
    王珪,那也是将来大唐宰相之一,命硬的很。
    那韦挺和冯立,也都不是无名之辈。
    所以李秋的这次抗旨,心中还是有95的把握能在抗旨的同时保全住自己的。
    只不过,他猜对了结局,却没猜中过程。
    在受到牵连,被捕下狱的这半个月来,李秋这罪可是没少吃。
    被那些官兵拳打脚踢不,就连皮鞭都被抽了十多下,如今身上的伤口都有些化脓了。
    动一动都要疼得龇牙咧嘴。
    唉,魏征啊,王珪啊,你们可千万不能搞幺蛾子啊,我的命可都梭哈到你们身上了啊!
    就在他心中祈祷、忐忑之际,长孙无忌在几名下属的陪同下来到了这监牢之中。
    长孙无忌的突然间杀至,可是将这里的管事官员惊吓的要死。
    这长孙无忌那是什么人?
    秦王李世民最要好的朋友,长孙皇后的亲哥哥,这一次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功臣之一。
    如今秦王登了大统,这长孙无忌那还了得?
    “呦,长孙大人?!”
    “不知长孙大人到的这里来,是为了何事?”
    长孙无忌点点头,“你们这里可有一名犯人叫做李秋?”
    “年纪十七,犯的是窝藏叛党之罪。”
    听见李秋的名字,这个官员明显的脸色一变,就想着将手中的一枚乳白色玉佩往袖子里塞。
    那长孙无忌是何许人也,他的这种过激变化自然也引来了长孙无忌的心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