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蒋文渊陆玉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5章 上半年唯一的好日子(1/3)
    出了十五,这个年就算是过了。再往后,便进了二月。
    惊蛰一到,春风送暖,春回大地。村里村外,房前屋后,片片新绿,处处花香。
    有诗云:“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又诗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从古至今,不管是文人骚客还是平头百姓,四时之中,总对春天有所偏。
    因为春天是希望的季节。
    惊蛰过后,村民们开始修理农具,修整田埂水沟,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准备。
    蒋家人一边整理农具,一边忙着给即将上京赶考的蒋文渊新准备行囊。
    蒋禹清宝宝已经十一月个了。会喊爹、娘,爷、奶,以及一些简单的叠字。正努力练习走路。
    她的短腿有些不太受控制,加上穿得多,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跌跌撞撞的,像只笨企鹅。
    笨企鹅脾气好。跌倒了不哭也不闹,哪怕摔个四脚朝天,依旧翻个身,爬起来继续走,是个极让人省心的好宝宝。
    用她奶奶的话就是:“这孩子是来报恩的。”
    临行前两天,待屋里只有爹爹娘亲时,蒋禹清装模作样的伸手从衣服兜里掏出一堆的纸盒和瓶瓶罐罐。
    这些是药品。除了上次的清凉油,还有治感冒风寒发烧的、止泻的、甚至还有外伤用的云南白药和纱布一类的急救药品。
    “药,爹爹,不、病。”没发育好的好身子,个话都费劲。
    其实,蒋文渊夫妻俩都知道,女儿的衣兜什么也没有。
    但着凭空出现的,床榻上堆成山一样的“神药”。尽管不是第一次见识女儿的本事,夫妻俩还是觉得心惊不已。
    蒋文渊面色复杂的摸了摸女儿柔软发顶,担忧的问:“乖宝,变出这么多东西你难不难受。如果难受就不要变了。
    爹爹不希望你为了变东西伤害自已。就算没有这些,爹爹一样可以照顾好自己。乖宝不担心好不好?”
    蒋禹清心中暖融融的,到这些“宝贝”,她父母一第反应不是开心,而是担心她会不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她再一次觉得,有爹娘的孩子真是太幸福了。这样的父母亲人,她愿意用命一辈子。
    “药、多。爹爹、不、心!”本境主有的是,爹你就放心用吧。
    着又摸出一堆吃食来。牛奶、面包、方便面、自热火锅和自热米饭。
    口味多样便于携带的牛肉干、老干妈之类的辣酱。
    甚至连花生瓜子饼干之类的零食都有。赶路时候吃,方便又美味,只要把包装一换谁知道。
    “吃饭饭!”着宝贝女儿天真软糯的脸,蒋文渊心中即喜又忧。
    喜的是女儿有这样大的本事,忧的是他怕自己护不住这样有本事的女儿。
    他不止一次,在心中发誓,将来定考取功名走仕途。当了官,有了权势才能更好的护住女儿。
    蒋禹清另给备了几囊灵泉水。这水虽到不了活死人肉白骨的境地,强身健体还是可以的。
    此外还有几根百年老参,其中一根至少五百年,堪称天材地宝存在。
    这玩意儿可是硬通货,有钱都没地儿买。
    老蒋家数代贫农,太多的银子的没有。她把这东西拿出来,便是存了让蒋文渊拿去打点之意,实在不行还可卖了应急。
    反正这玩意儿灵境内里多的是,没了再种就是。
    除了蒋禹清给的东西,还要带上些常用的本及衣物等。
    因着准备的东西太多,雇车马实在不便。蒋家干脆又去买了辆马车,顺带配了个马车夫。
    就这样,二月初八这天,在全家人殷切和担忧的目光中,蒋文渊带着厮阿平和一个车夫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
    本次春闱在三月十二日开始。
    蒋文渊此去京城约二十多天的路程,到达京城后还需有十来天的时间用来适应当地的气候水土,时间上可谓很紧了。
    送走蒋文渊后,蒋家也开始忙碌起来。刚刚下过两场春雨,田里有了水,男人们或赶着牛或亲自拉着犁开始犁田。
    今年家里新增了几十亩田,虽是请了人犁田,但怎么也得顾一二,因此男人们并不得闲。
    忙碌中,便到了二月二十四。
    二月二十五,也就是明天。据是今年上半年唯一的一个好日子。
    宜祭祀、宜嫁娶、宜上梁、宜迁坟,总之诸事皆宜,百无禁忌。许多人家都选在这天办喜事。
    蒋家的姻亲中,就有两家要办喜事的。一个是大儿媳林氏的娘家侄儿娶媳妇。这是正儿八经的姻亲。
    另一家便是老胡氏的继妹嫁女儿。因着过往的恩怨,老胡氏对这继妹着实不喜。
    原本两家早没了来往,奈何自打三儿考上秀才后,这继妹又厚着脸皮续上了这门亲,去年蒋文渊考上举人后,这继妹就贴的更紧了。
    还有一处便是昨天才送来的请帖。县城江府和曲府的冥喜。
    这两家的孩子都是横死,着实有些不吉利。
    但蒋文渊考上举人之时,这两家都备了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