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蒋文渊陆玉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3章 名字(1/3)
    两个儿媳如此大气懂事,老胡氏十分欣慰:“老三媳妇好,你们两个也是极好的。
    我的三个儿子能娶了你们这样的媳妇进门,是他们的福气,也是我老蒋家的福气。”
    “娘......”能得婆婆一句赞,妯娌两人均是心中欢喜,又都有些不好意思。
    婆媳几人收拾好,又盛了碗浓浓的鸡汤,端去陆氏房里。
    陆氏白日里睡了一天,此时除了有些疲惫,并不困。
    她的傻丈夫蒋文渊,此时正趴在一旁,着软乎乎的女儿痴痴的发笑。
    见得母亲和两位嫂嫂前来,忙迎上来接过托盘。
    胡婆子快一步按住想要下床的三儿媳道:“好好养着,别乱动,可别惊了我的宝贝乖孙女。”
    陆氏把已经睡着的孩子抱起来递给婆母:“已经睡着了,娘可要抱抱。”
    胡婆子心翼翼的接过,怜的着孩子,顺便也让两个儿媳妇,方才轻轻的放回到陆氏身边。
    压低了声音道:“且让她好好睡吧。
    你赶紧趁热把鸡汤喝了,好下奶,怎么着也得把我们家的宝贝疙瘩养好了。”
    “谢谢娘!”陆氏真心感激婆母。
    她亲爹是秀才,家里开着学塾。
    哥哥是衙门的户籍师爷,娘家的条件很是不错,从也是娇养着长大的,没吃过苦。
    后来嫁到了蒋家。蒋家田少孩子多,条件并不好。
    即便是这样,婆婆和两位嫂嫂也没让她吃苦头。
    但凡累活重活都抢着做了,她每日里只需带带孩子,绣绣花,可比两位嫂嫂轻松多了。
    好在她绣活儿不错,每月卖绣品,也能挣不少银钱,否则心里真要愧疚死了。
    老胡氏拽过三儿子道:“老三,你夜里警醒些,别睡太死,有事就去东屋喊我。”
    “好,我记下了。时候不早了,您和二位嫂嫂也都忙了一天了,赶紧回去歇下吧。”
    老胡氏不放心又叮嘱了儿子几句,再次了孩子,这才带着两个儿媳妇走了。
    蒋家决定给孩子办满月酒,洗三便不大办了。
    只自家人庆祝一番即可。
    陆氏的娘家人听自家闺女给生了外孙女儿,洗三这日,陆氏的亲娘郭氏带着儿媳陈氏,大包包的赶着骡车来了。
    此外,蒋氏族中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们也来了,好不热闹。
    丢到孩子洗礼盆中的铜钱铺满了整个盆底,其中还有两个碎银角子,喜得老胡氏合不拢嘴。
    丢进盆里的东西越多,孩子收到的祝福也就越多。
    陆氏娘家开着私塾,哥哥又在衙门里谋着差事,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因此,给这个新出生的外孙女儿备的礼物也是十分的丰厚。
    一个缀吉祥如意纹长命锁的银项圈,一对儿缀着银花生铃铛的手镯并同款脚镯。
    还有极富寓意又可的虎头帽,春、冬各一顶。虎头鞋子两对。
    一床粉红色的包被,一件镶嵌了雪白兔毛的大红色披风,及一其他婴儿和产妇用得着的物件吃食。
    足可见陆氏的娘家人对这个女儿及新出生的外女儿是何等的宠。
    热热闹闹的洗三过后,姑娘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
    因她生来额带莲花,故大名:蒋禹清。清,取清水出芙蓉之意。
    禹,则是他们这一辈的字辈。这是经过宗族同意的。
    本来按照这时代的规矩,女儿外嫁,不继家门不延本宗,是不能进族谱的,自然也不能跟承宗继谱的男娃字辈取名。
    甚至许多乡下女孩儿,活了一辈子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
    但她爹宝贝她。想着若是女儿也能随着男娃字辈取名就好了。
    这么想着,蒋文渊就大着胆子的同族长稍稍提了提,族长微一沉吟就同意了。
    这女娃娃可是西津渡蒋族多少代,盼了二百年才盼来的女孩儿,自是不同寻常。不过取个字辈而已,多大点事。
    大名有了,名也攒了一堆。
    什么清清、乖乖、乖宝、心肝儿等等,蒋.奶团子.禹清表示,还有几个更羞耻的她都不好意思。
    自打蒋禹清出生后,春雨就正式下起来了。
    俗语云,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人庄户,靠天吃饭,同时节赛跑。
    春耕时候,田野里一片喧嚣忙碌,戴斗笠披蓑衣撒秧育苗的农人比比皆是。
    蒋家也有十多亩水田,因此除了老胡氏、坐月子的陆氏和蒋禹清这个奶娃外,蒋家包括身为秀才公的蒋文渊都下田地去了。
    无论再忙再累,每天回来后,蒋家的老老都会来一、逗一逗她。
    她一个连视物尚不清楚的奶娃,即便想帮忙也有心无力。
    好好喝奶,乖乖睡觉,不哭不闹,争取不尿裤子,尽量不给大人们添麻烦,便是她所能做的全部了。
    当然,还有长辈和哥哥们逗她的时候,她也会努力的控制着脸上的肌肉,尽量给他们一个无齿的甜甜的笑。
    两天后,蒋家的谷种已经撒进秧田。
    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