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朱拓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章 我就不能享受享受吗?(2/3)
的美食美酒,让各地的美人躺在……”
    还没等朱拓完,吕青忍不住提醒道:“大王,从朝廷那边传来消息,是太子逝世了,皇上处理好政事后,近期要巡视四方,到时候来了咱们岭南,这里不就被暴露了?”
    朱拓摸了摸下巴,记得历史书上记载,在太子朱标逝世后,朱元璋悲痛欲绝,为了扶持亲孙子朱允炆上位,一手掀起了蓝玉大案,株连杀戮者超过一万多人,整座京城因此血流成河。
    朱拓摇摇头,拍着胸口大声道:“把心放到肚子里,我爹现在忙着呢,就算去巡视四方,也不可能来咱们岭南!”
    着,朱拓大手一挥,安排身边的美人道:“来,接着奏乐接着舞!”
    吕青语重心长的道:“大王啊,每日喝酒吃肉看跳舞,不是贤王所为啊。”
    朱拓一拍案桌,大声叫嚷道:“聒噪,我辛辛苦苦治理了三年岭南,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通往岭南的官道上,还没有进入岭南的范围,路上零星有几撮人。
    其中,有一支商队缓缓向前。
    商队中间的马车中,有一老者脸上古井无波,一手抚额,另一只手在膝盖上轻轻地敲击。
    身边坐着一名威武的汉子,面色刚毅,看了一眼窗外,提醒道:“陛下,再往前走就到了岭南的地界,咱们还要去吗?”
    这位汉子名叫李文忠,是明朝开国第三功臣。
    明朝建立后,曾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立下了赫赫战功。
    而这位老者,正是当今天子,朱元璋。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浓浓的悲伤。
    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来丧子。
    人生三大苦,已经被他全都尝遍了。就算他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洪武皇帝,也难以掩盖心中的悲痛。
    但是,他可是朱元璋,摆在眼前的事情远比悲伤更加重要。
    那就是整个大明帝国的存续。
    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接班人突然暴亡,半辈子的心血付之东流,打的自己措手不及。
    最重要的是,他已经没有时间重新培养一个接班人了,所以要趁着现在还活着的时候,选择一个接班人,将自己辛苦打下来的江山延续下去。
    其实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那就是皇太孙朱允炆。
    朱允炆从跟随大儒方孝孺读书,知晓经义,可是最大的麻烦就是威望不足,镇压不住军中的骄兵悍将。
    这又该怎么办呢?
    在做出选择之前,朱元璋安排好了朝堂之事,打算亲眼看看自己打下来的大好河山。
    “岭南?”朱元璋轻轻低喃,问道:“如果我记得不错,当初岭南分给了朱拓那子吧?”
    “对。”李文忠道:“十八皇子自从封到岭南后,每月都会往京城写一封信,这明啊,他心里一直挂念着陛下。”
    闻言,朱元璋叹口气道:“这些年来,也是苦了他了,谁都知道岭南是不毛之地,山险水恶,也不知道他这几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到底,朱拓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高,他更看重的是朱标、朱棣这种有能力的儿子。
    后来,十三岁的朱拓突然提出想要岭南作为自己的封地。朱元璋当时震惊了一下,想着岭南也需要藩王镇守,也就由他去了。
    再加上天高水远,这三年来,一直都是放任不管。
    心想,当年没怎么注意朱拓,又过了三年,已经记不清朱拓长什么样子了。
    不过时常见到朱拓写的信,也清楚岭南百姓过得苦,时常还遭到南方土司的劫掠。
    但是朱元璋也无可奈何,这时候大明帝国最大的敌人是北方的元廷。
    腾不出手去打南方的土司。
    正在朱元璋思索时,李文忠一声惊呼,引来朱元璋不满道:“瞎叫唤什么,你身为一个跟在朕身边几十年的带刀侍中,遇到什么事镇定点,朕不是在这吗?”
    李文忠赶忙道:“臣看到窗外……”
    这时,朱元璋也注意到了窗外,猛地发出一声惊呼。
    只见前方是一条望不见尽头的黑灰色平坦大道,宽度足足有八辆马车大。
    路的右边矗立着一块一丈高的石碑,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岭南欢迎你。
    再回过头看向刚才走过的路,泥泞不堪,狭窄无比。
    “这是什么路?为什么如此宽敞?”朱元璋的声音颤抖,眼中尽是难以置信。
    哪怕是他新修的帝都南京,官道也没有如此宽敞平坦。
    “修这条路要花销多少?难道岭南的所有财力都用来修路了吗?”朱元璋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眼中尽是不解。
    因为一路从南京走来,越到南方越是荒芜。
    这一路走来什么情况他也清楚,深知南方百姓的不容易。
    尤其是像岭南这种,甚至还未开化。
    “走,去岭南一趟!”朱元璋沉声道。
    一路向南,道路是那么的宽阔平坦,而两边都是耕地,甚至能看到耕作的百姓,绿油油的一望无边,好一派田园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