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赵煦穿越成燕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章 我太难了(1/2)
    “殿下,请用膳。”
    鸾儿把两碗红枣粥摆在桌子上,侍立在旁。
    眼睛却瞟着碗里的米粥,吞了吞口水。
    凤儿和鸾儿平日照顾赵煦已成了习惯,想起他还没吃早饭,鸾儿便去让厨房准备。
    “殿下大病初愈,膳房没准备点好的吗?”
    凤儿望着桌上简单的两碗红枣粥,俏脸上尽是不满。
    若是平时她也不会什么,王府拮据,她是清楚的。
    但燕王好不容易恢复了,理该让他吃丰盛点,补补身子。
    “没别的了,膳房王府里只剩下米和红枣,就是连米也不多了,还问什么时候给他们银子买米呢?”鸾儿苦着一张脸。
    凤儿叹了口气,担心赵煦责怪鸾儿,于是解释起燕郡的情况。
    “北狄骑兵年年劫掠,百姓被杀,被掠走,一年积蓄的粮食也常被抢的一干二净,饥寒冻馁,苦不堪言。”
    “燕郡的豪族,不但不去帮助百姓,反而为趁人之危,拿几个馒头,两三碗粥诱使饿的要死的百姓拿土地换,让百姓沦为其附庸,为婢为奴,为其耕田。”
    赵煦点了点头。
    十三岁前,赵煦接受过正规宫廷教育。
    当时负责教授他的学士便同他讲过。
    这种情况不是一州一郡的事,而是整个大颂当前面临的问题。
    这个世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原王朝内部的地方势力根深蒂固。
    势力者,被称为豪族,掌控郡县之权利,比如当前的燕郡豪族。
    势力大者,掌控一州甚至数州的权利,势力庞大,被称为势族。
    这些势族豪族在王朝鼎盛时期,皇家尚能压制,他们也服从朝廷的统治。
    但随着皇家衰落,对各州郡掌控不足,他们便隐隐有自成一方的割据之势,与皇家分庭抗礼。
    大颂立国初,吸取了前朝亡于势族的教训,所以极为重视宗室的壮大,允许分封皇子,为的就是对抗豪族。
    这才有了大颂二百余年的国柞,否则大颂估计也无百年之运。
    不过近些年,皇家的实力在对抗异族中不断消耗,此消彼长,这种平衡还是被打破了。
    而他所在的燕州因为处于边境,天高皇帝远,又兵荒马乱的,豪族势力更视皇家如无物。
    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他们也是竭尽所能压榨百姓。
    “王府的税是不是也收不上来?”赵煦沉吟了会儿,问道。
    “殿下怎么知道?”凤儿微微讶异。
    “百姓食不果腹,无力纳税,豪族有钱,燕郡官员又俱都出自豪族,他们自然相互勾结,逃税漏税。”赵煦搅着碗里的粥。
    两个世界的历史发展轨迹不一样,但人性还是相通的。
    “的确如此,这三个月王府用的都是从金陵带来的银子。”凤儿轻轻摇了摇头。
    “不止如此,燕郡的豪族为了逼迫百姓卖地给他们,故意抬高米价,让原本能吃上饭的百姓也吃不上饭,逼他们卖地,咱们王府也受到波及,再继续下去,米都吃不上了。”鸾儿怯生生添了句。
    赵煦记忆的画面中,来到燕郡后,王府里的人渐渐变得面瘦肌黄。
    估计和王府不宽裕有关系。
    税收不上来,自然没钱,何况即便有点税钱,也得先经过燕郡官员的手,最终到张寒的手里。
    而张寒这个混蛋,定然中饱私囊,岂会留给王府。
    “刘福,把王府的账册拿来。”
    赵煦喝了米粥,决定接管王府事务。
    燕郡再这样发展下去,除了西凉,北狄和本地豪族,怕百姓也要揭竿而起了。
    到那时,他便只能躺着等死。
    刘福去了一会儿,带了个头发半白的老者过来。
    这是王府的秦账房。
    “殿下,的也是受张寒胁迫,请殿下饶命,殿下饶命……”
    张寒遭到拘押,消息传遍了个王府,这个老账房自然明白现在谁是正主。
    “只要你老实交代,本王饶你不死。”赵煦来到老账房面前。
    这些人物都是做事的人,自然张寒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没必要赶尽杀绝。
    “是,殿下。”秦账房颤巍巍托着账册一页页翻给赵煦看。
    他见赵煦一番言辞果真如常人,更是不敢欺瞒。
    “到燕郡三个月,王府从燕郡府衙一共得了五十两税银,都被张寒以修葺王府的名目取走了。”
    “王府属下的三千亩良田,张寒以王府拮据,需要银两为由分别卖了,每亩卖了一钱银子,这钱也被张寒取走了。”老账房。
    “什么!”赵煦听完几乎晕过去。
    这三千亩良田是他出藩燕郡时候,按皇家典制,划给他的私产。
    为的就是一分赋税没有,王府也能靠这三千亩良田的田租过得舒舒服服。
    张寒竟直接给他卖了,还是如此低廉的价格,不知道这混蛋吃了多少回扣。
    “张寒醒了没有,醒了就给本王狠狠地打。”赵煦想杀人的心都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