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夏文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2/8)
,可还是担心朝廷不答应啊。”
    在这个时候,有人保持清醒,这般询问。
    但看似正直,实际上还是畏惧朝廷罢了,面对如此恐怖的利润,有几个不动摇?
    无非就是风险太大,让他们有些畏惧罢了。
    “诸位放心。”
    “只要诸位听老夫的,老夫可以保证,朝廷一定不会重罚我等。”
    郑公十分自信,同时缓缓拿出一块令牌。
    上面赫然刻着祁字。
    “祁林王?”
    “这是祁林王令?”
    “原来如此。”
    刹那间,众人神色一变,尤其是之前几个摇摆不定的商人,此时此刻看到祁林王令后,彻底明悟了。
    祁林王。
    大夏藩王,当年永盛大帝起义,祁林王出人出力,甚至将自己最强精锐,红莲白骑借给了永盛大帝。
    三万红莲白骑,斩敌十万,立下赫赫功劳。
    故此,永盛大帝登基之后,祁林王更是坐拥西北之地,说是土皇帝也不足为过。
    这样的存在,若是庇护他们的话,那当真无惧一切。
    “郑公,您开口吧,我等照做。”
    终于,那几个还在摇摆不定之人,彻底转换念头,直接答应下来了。
    “行。”
    眼看众人都相信自己了。
    郑公直接开口。
    “明日各自开仓放粮,我等三大家各放粮五千担,捐赠灾情。”
    “诸位看着来,不要太少,至少三百担。”
    “捐赠过后,我会请人写奏折送入宫中,堵住一些文臣之口。”
    “其余的话,我等逐步涨价,十二两白银一石,每天只卖一百石,多一石不要卖。”
    “等什么时候官府急了,我们再调整价格。”
    郑公自信笑道。
    众人也纷纷明悟。
    “那敢问郑公,您预估价格能卖到多少?”
    有人好奇,询问一声。
    “六十两一石吧。”
    郑公出声,刹那间众人彻底咽了口唾沫。
    六十两一石?
    是往常十倍的价格啊,
    这要是真卖出去了,他们的资产将会大大增加。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兴奋了。
    看着激动的众人,郑公微微咳嗽道。
    “银子,大家可以一起赚。”
    “只不过,还希望诸位能坚定信念,莫要中途变卦。”
    他提醒众人。
    米价增长最大的阻碍是什么?就是有人私自低卖,今天他邀请所有人过来,就是为了说这句话。
    “请郑公放心,我等绝不会背信弃义。”
    “是啊,是啊,郑公带我等发财,我等岂敢这般。”
    “来来来,敬郑公一杯。”
    笑声响起,一时之间,显得无比热闹。
    而江宁府百里外。
    已是黑夜。
    一道道人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朝着江宁府涌去。
    有人倒下,望着月光,咽着最后几口气。
    有人目中带着希望,拖家带口,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在远处是他们的希望。
    更是有人,抱着襁褓中的婴儿,不知疲倦,走向江宁府。
    只不过。
    婴儿并没有哭泣。
    大夏书院。
    寅时二刻。
    天未彻亮。
    但往圣堂内,基本上满座,往圣堂外也人满为患。
    今年新晋两百多的学子,全部到齐。
    不止如此,还有各大书院的俊杰,纷纷前来,甚至包括一些夫子儒生都聚集在往圣堂外。
    原因无他。
    苏文景设下一人一日师,引来许多人好奇,而且第一堂课由顾锦年执教。
    如何不吸引他们聚集?
    能著出千古文章之人,自然才华横溢,学富五车。
    顾锦年这个名字,在大夏文坛早已传开。
    虽然有不少质疑之声,可不管如何,千古文章的异象,是无法抹除的。
    所以,他们聚集在此,就是想要看看,顾锦年能教出什么东西来,探一探顾锦年的实力。
    往圣堂外。
    大部分人其实是带着好奇而来,想看看顾锦年能教什么东西。
    但有一小部分人,却带着别样的心思。
    其中有几个顾锦年的熟人。
    张赟,太孙李基。
    没错,皇太孙也来了,这次大夏书院,太孙没有录选,但最终在太子的努力之下,得到了旁听资格。
    换句话来说,虽然不是大夏书院的学生,但却可以过来旁听,其实变相算是入学了。
    至于张赟,因为被打伤,没有参加最终考核,情有可原,最终被一位大儒收入朝圣堂为学。
    两人到来,摆明了是想找顾锦年麻烦。
    张赟还好,一直有仇。
    李基不一样,当日被顾锦年蛊惑砸伤礼部尚书,他硬生生被自己老爹和爷爷抽了三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