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大周做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5章 篡改史料,烽火戏诸侯?(2/3)
公近几年来频繁吞并周边弱国已经让周围小国人人自危。
    这次轻松灭掉丹国,让郑国公内心更是膨胀至极。
    听到郑国公还如此一说,周建国更是火冒三丈,冷冷的质问道。
    “敢问王叔,丹国国君如何对我周王室不敬?需要这么兴师动众,引举国力兵伐之?”
    郑国公听到周建国的质问,愣了愣。
    因为灭小国又不是第一次,大王从来不敢过问。此时的大王也没有资格向自己过问。
    郑国公挑着眉毛,怒视着大王,用极其缓慢的语速说道,
    “回奏大王,丹国国君经常在自家内殿私奏王乐。此乃僭越大罪,蔑视王权。”
    “哦?既是后殿私奏,王叔怎会得知?”
    “丹国殿内自有明事知礼之人,不齿丹国国君做派,勇于揭发”此时郑国公的愤怒也快达到了极点,脖子子上青筋都起来了。
    “一个背主之徒的话,也可信之?既然私奏王乐就要被削颅示众,侄儿敢问王叔,面见天子,剑履上殿又该是何罪?”
    郑国公勃然大怒,愤然起身。
    但是此举更加让周围群臣侧目,议论。
    无奈郑国公再次压住怒火,重新跪坐下。毕竟这些周国士大夫虽然已经没权没封地,但是有舌头啊。
    人言可畏,等散了朝看自己怎么收拾天子。
    周建国看郑国公默不作声,便继续说道,
    “太师,你来回答寡人刚刚的问题”
    坐在另外一边的太师瞬间吓得赶忙俯首在地。太师也为难,两头都不敢得罪。其实更不敢得罪的是郑国公。
    “启...启奏大王,郑国公对大周有功,护大王东迁保住国体。诛杀叛逆维护正统......”
    “哦,功劳的确不小,可是这个功劳比得上周公姬旦吗?他辅武王讨伐商纣,佐成王兴盛大周。他可曾有此特权?”
    大王的一席话,令太师语塞,其他群臣纷纷俯身低头。生怕被点名,站队。
    一旁的郑国公已经快气的冒烟,不好在群臣面前发作。毕竟群臣面前不能当面怒斥天子,但是此时他想掐死大王的心都有了。
    郑国公一看这阵仗,大王今天是指定要找自己不痛快,还好自己还带来了一样东西,能让他立马怂掉。
    “王上,朝堂失礼是臣下疏忽,在此给你告罪。有何处罚廷议之后听凭处置。但是臣下此时还有一件事要启奏”说着从怀里拿出一个竹简筒。
    小太监急忙从郑国公手中接过竹筒,递给大王。
    郑国公继续说道“这是秦,晋,齐,燕等各路大国统一修订的史册。所有小国都不会记录,只有周国国史才会记载。还请王上过目”
    郑国公的言外之意,这个记载只有周国会有,而且是当着唯一的正史记载。
    周建国接过竹简看着内容:幽王击鼓举火,欲引褒姒之笑,诸侯兵至无寇。至于戎寇真至,幽王再举火,诸侯兵不至。镐京破,幽王身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于是......
    看完竹简的周建国立刻明白了郑国公的意思。
    这些大诸侯国都是西周灭亡时的利益获得者。他们不但不救援,还瓜分了周王室直属领地又不愿意承担骂名,那就把脏水都泼向了先王。
    因为起因就是自己擅自称王,导致父子反目,国内大乱。因为自己就是主要凶手,如果不篡改史书,那将来被钉在耻辱柱上的就是自己。
    这简直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版本的“狼来了”的故事。后人会信吗?再说这记载也有漏洞啊。镐京被破,幽王又怎么会死在骊山下?骊山可是周朝与申国的边界。
    周建国仔细一想,后人还的确都信了。连他上初中时的历史书上都是这么写的。烽火戏诸侯这个典故更是千古流传,家喻户晓。
    周幽王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褒姒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笑点最高的人。
    历史上没有正义,只有赢家才是正义。历史都是赢家书写的,让他感触更深。
    郑国公此时拿出这个,就是想让周建国投鼠忌器,认怂。然后继续对他言听计从。毕竟此时的周建国才是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
    但是巧就巧在,此刻自己已经不在乎历史名声了。他更不在乎历史对自己的评价,他的使命可是重启华夏!
    李世明杀兄霸嫂,诛弟囚父。最后历史上不也说他是明君,圣君吗?
    最后比的是自己的功绩。
    看完竹简的周建国,随手就把竹简放在了案上,不再理会。
    郑国公看到这一举动,十分惊愕,不知道大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为之前为史书的事天子整日忧心忡忡,生怕遭受后人唾骂,非常希望各个诸侯国联合起来一起改史书。
    而且为了能够修改史书,大王可是妥协了很多条件。怎么突然不在乎了?
    难道他不怕被后世唾骂了吗?
    周建国缓了缓气,满不在乎的继续愤怒的质问道。
    “王叔,你灭国屠城,为何连满月的婴儿都不放过?斩草除根吗?”
    郑国公的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