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朝探花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五一零节 剧终(1/2)
    李清莲低声说道:“十七姑娘,不想应之前那门婚约,听闻汴梁城权贵家的贵妇也默许毁婚,十七姑娘哭着说要嫁给姐夫,自然就是主君了。潘家大娘子还叹息过,抱怨亲家为什么没多生几个女儿,四姑娘是许给曹家还是石家,让潘家大娘子已经好些天吃不好,睡不好了。”
    这都是什么事。
    刘安心说,我还没当皇帝呢。后院就已经乱了套。
    毁婚,那毁的不就是赵佑的婚事。
    这事……
    刘安只有叹息,他还真阻止不了,赵佑估计也不敢娶。
    刘安插开了话题:“这与你无关,我是问,你为什么不回家。”
    “我是贱籍出身。”
    李清莲还是这一句。
    刘安叹了一口气:“抱歉,是我害了你。你这一生被我连累了,一入宫门深似海,我刘安也不可能什么都不顾,今天吕公和我说的很多,我心里有点累。不过你放心,秭灵挺好的,别看她很凶,其实很善良。”
    “我知道。但,大事未定之前,我住这里真的很好。”
    说完后,李清莲拉开了柜门:“杨府、曹府,甚至辽国太后都给我送了礼物,我懂。”
    刘安笑了:“今晚不想走,你不会赶我走吧。”
    “恩。”李清莲轻轻的点了点头。
    夜里,刘安真正睡了不足两个时辰,潘家就来人了,是带着吕蒙正来的。
    “吕公?”
    刘安很意外,这么晚吕蒙正来干什么。
    吕蒙正说道:“安哥儿,上早朝。”
    “早……朝。”
    “没错,早朝。”
    吕蒙正连衣服都给刘安带来了,一件明黄色,却没有任何的花纹,也没有绣任何图案的衣服。
    刘安穿什么,吕蒙正是思考过的。
    这不是,还没有登基嘛。
    早朝。
    这事让刘安很难受,看看外面的月色,现在估计才凌晨三点左右吧。
    有点困。
    吕蒙正选的地方肯定不是皇宫,而是摘星阁的正殿。
    刘安到的时候,百官已经到位。
    没有口号,也没有任何的称呼,沉默中施礼。
    吕蒙正站在相公的位置:“今日,议新朝新法,第一议废肉刑。此议各人思考,各官有公务可依次上报。”
    立即有一人上前:“报,钦州上报广南西路,后依次上报。钦州修河道失误,造成河道决堤,两县受灾,共八百五十五亩田地颗粒无收,五千六百亩减产,一百零一户无家可归,四百一十七户房屋受损。”
    “钦州知府自请罪,广南西路转运使请旨,借此机移民于瞿越。”
    报完,这位退到一旁。
    吕蒙正开口:“民部。”
    民部立即有官站出来:“民部以为,此事可行,但户籍迁出,钦州人口减少,一千户以下为下县,请问吏部这受灾几县,如何定。”
    县的级别关系到定税,定劳役标准等等。
    当然,还有县里官员的俸禄级别。
    “吏部有话。”
    “讲……
    百官开始议事,有理有据,倒没有人胡扯。而且议的都是正经事。
    刘安听的很认真。
    早朝结束,吕蒙正亲自送刘安回去,路上吕蒙正问:“安哥儿,有何感想?”
    吕蒙正这样作,是接到了李沆、寇准的信。
    他们都认为,刘安凭一种信念在东征西讨,但治大国却不是凭着一股子劲,也不是朝着某一个方向去发展就够了的。
    没错,可以定下一个大方向。
    比如现在,发展蒸汽机、修路、增加商业、控制海外。
    可这不够。
    国内还有许多细节性的事务需要处理。
    所以,才有了这次早朝。
    吕蒙正问了之后,刘安回答:“吕公,我是这么想的,皇帝有三种。”
    “安哥儿直言。”
    “头一种,皇帝不管,不听,自己吃喝玩乐,这天下谁爱管谁管。”
    吕蒙正听完,没反对,也没支持,只是微微一笑。
    他知道,刘安只是说说,不管事在刘安这里不可能。
    刘安继续说道:“还有一种,事必躬亲,累死自己,朝中谁都信不过。比如……汉武。”
    吕蒙正再次点了点头,千年有多少皇帝,有靠谱的,也有不靠谱的。
    刘安再说第三个:“第三种皇帝,会定规矩。定下一个规矩后,朝臣们各司其职,也不用事事向皇帝汇报,按规矩就办就是了。若遇到紧急的大事再朝议,所以,我认为,朝中的事情应该分为,日常事务、紧急事务、突发情况。”
    “有理。”
    吕蒙正认可这话。
    刘安说:“那么,我来定规矩。这规矩百官认可,八王十三公投票,只要票数过了,这条规矩就定死,没有人能轻易改这条规矩,皇帝也不能。”
    吕蒙正问:“皇权与规矩冲突呢?”
    “没有冲突,规矩定好祭祀天地,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