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帝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三章 富弼(1)(1/2)
    赵昕再次睁开的眼睛时候,已经是早上了。早春的阳光,落在殿门外的回廊上。
    “国公,您醒了?”一个四十来岁的宦官,映入赵昕眼帘。
    他跪到赵昕榻前,顿首拜道“臣是内殿东头供奉杨怀敏,奉官家的诏命,来此听候国公吩咐、差遣!”
    说着他就再拜道“往后,国公旦有需要,尽管吩咐臣!”
    “杨怀敏?”赵昕把玩着这个名字,意味深长的笑了一声,然后坐起来,问道“阿耶今日不来了?”
    “回禀国公,国家事务繁多,官家一时抽不开身,故命臣来听候国公差遣!”杨怀敏答道。
    赵昕点点头,眼中难免闪过一丝失望。
    但,这却也在他意料之中。
    现在,正是边事紧急的关头!
    除非他这边出了什么问题,不然,那位官家父亲是不可能有什么空来他这里的。
    只是……
    赵昕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位宦官,心里说道“赶走一个王守规,又来一个杨怀敏……这不是换汤不换药吗?”
    这宫里面谁不知道,杨怀敏和王守忠兄弟是一条绳子上三只蚂蚱?
    但……
    赵昕忽然问道“卿是内殿东头供奉官?”
    “回禀国公……蒙官家看重,臣现在确实领着东头供奉的差遣……”杨怀敏小心的回答着。
    赵昕便问道“那卿现在手头可有些什么机宜文字,可以和孤说的吗?”
    所谓东头供奉官,在宋代基本上就是一个相当于米帝的cia安全顾问。
    掌的就是情报工作,譬如说,宋庭在汴京城中就设置了一个叫‘探事司’的机构,这个机构培训了大批的‘逻卒’。
    全是便衣,分散在汴京的街巷闾坊中,散落于市井勾栏之间。
    做的就是刺探民情,察问官吏的活。甚至可以立即执法,抓捕犯人,进行审问、宣判!
    简直就是北宋版的fbi!
    这还是对内的,对外还有一个叫‘四方馆’的机构,专门进行对外的情报搜集与间谍活动。
    而不管是探事司还是四方馆的报告,都是通过供奉官的手,送到皇帝面前的。
    换而言之,杨怀敏手中,应该有不少赵昕感兴趣和想知道的东西。
    杨怀敏闻言,微微一楞,旋即就拜道“回禀国公,臣奉诏掌职,所经文字,皆是机密,没有官家的诏命,臣不敢泄一字于外!”
    “不然,臣恐物议沸腾,有伤圣听……”
    赵昕听着,不置可否。
    但对杨怀敏,心里面已是起了杀心。
    为什么?
    因为这个家伙不老实!
    什么物议沸腾,有伤圣听?分明是有人授意他了!授意之人,都不用去猜,赵昕都知道是谁?除了王守规,还能是哪个?
    仅此一条,杨怀敏就合该千刀万剐!
    何况,赵昕知道,杨怀敏会卷入那场未来的兵变里,并全身而退。
    随后,这个家伙就会和夏竦狼狈为奸。
    前世,赵昕一直在想,为什么夏竦会找这个杨怀敏合作?
    现在看来,大抵是因为这货手里面掌握了不少其他人的黑料吧?
    仔细想想,前世那庆历新政忽然失败的起因,不就是夏竦拿了一封人人都知道是伪造的假信当证据吗?
    但,夏竦凭什么让那位官家父亲信的呢?
    只能是有内鬼,有皇城司的人帮着夏竦背书。
    而那个人,除了这位杨供奉外,还能有谁?
    若非如此,夏竦又凭什么会在后来,拼命的保下这个杨怀敏呢?
    这样想着,赵昕内心的杀心就越发的坚定起来。
    “也不知,若无杨怀敏搞事,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是否能多坚持一些?甚至取得一些成绩?”赵昕在心里想着。
    庆历新政的失败是注定的。
    就和赵昕前世的改革与革新一般。
    基础不牢,根基不稳,缺乏支持者群体,尤其是缺乏铁拳的有力支撑!
    范仲淹不败就没有天理了。
    但庆历新政失败太快了,快到让人根本品不出味道来。
    这就不美了。
    所谓为王前驱,又或者摸石头过河。
    结果,前驱和石头,没有半分借鉴意义,那后来者如何应对?
    所以,赵昕会尽可能的帮范仲淹和他的朋友们,创造有利环境,能帮就帮,能拉就拉。
    叫这场即将到来的新政,来的更猛烈、更迅速、更深刻。
    也让其失败,更多的带上些悲壮的色彩。
    只有如此,才能打醒那些人。
    给天下的改革派们好好上一课。
    杨怀敏却根本不知道这些,他在赵昕面前,点头哈腰的说道“当然了,若是国公真想听,臣请示官家后,明日再来与国公说……”
    “呵呵……”赵昕对他露出了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
    杨怀敏连忙跟着笑了起来。
    就在这时,许希趋步进来,拜道“国公,知谏院右正言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