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26章 干翻这世道(1/2)
    “100斤生铁、2000斤煤、800斤上好的炭、200斤硫磺、200斤硝、500斤铅……。”胡老头看着手中的清单,瞠目结舌的说“少爷,这……,这也太多了吧?”
    “你没看完。”徐世杨平静的回答“还有一户铁匠,一户木匠,一户猎户,用来运这些东西的骡子和车也不用还回去,都是咱的。”
    “就用两匹战马换回这么多东西?”东西都已经放在眼前了,胡老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战马确实值钱,但也不至于值钱到这种地步吧?
    来之前,胡老头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不算工匠车骡,两匹战马能换回剩下东西的三分之一就算不错了。
    “你不是说我们父慈子孝吗?父亲愿意赏赐多少,那就是多少,这跟我奉上的礼物价值几何并无关系。”
    徐世杨有点得意,实际上,给徐睦河的两匹战马,二老爷也没自己留着,而是分别赏赐给手下马上功夫最强的栾廷玉和孙立。
    徐世杨一番话,让徐睦河重新有了目标,燃起扩充家族势力的野心之后,二老爷也开始向着物有所用的实用化行为准则发展,而不是把所有东西都当成财宝,储存在自己庄子上的仓库里。
    既然徐世杨说急需这些东西,徐睦河也不会感到心疼,全都搜罗出来给了徐世杨。
    还有那三户人口,都是十五屯急需的技术人才,对徐世杨今后的发展目标有着重大意义。
    “多一户铁匠,我看张铁匠还敢不敢拿捏我!”
    徐世杨得意洋洋的说
    “还有李木匠,他以前倒是听话,我打算把他推出来当个榜样。”
    “嗯,你知道吗,老胡,那户猎户也很有用!”
    徐睦河给的猎户一共有两个兄弟,名为解珍、解宝,这又是一对水浒人物,不过他们出现到也在意料之中。
    因为这对兄弟是孙立的姑表兄弟,算是拐弯抹角的亲戚,之前一直在孙立的坞堡中混饭吃,手上功夫还算不错,射术也有一套。
    徐世杨之前在鞑子手中缴获了很多战弓,目前十五屯里只有他一个人能射几箭,现在多这么两个强壮的猎人,对民兵的战斗力是一个不小的提升。
    在徐世杨能为民兵更先进的火枪之前,这两位加上自己,一共三把硬弓,就是除了木炮之外,最可靠的远程火力了。
    听起来很可怜对不对?但这就是现实,必须面对。
    而且,有这么三个弓箭手(解珍解宝可以算优秀,徐世杨自己只能算是合格),加上鞑子手里抢来的步弓,这种远程打击能力其实已经超过八成江北的坞堡,恐怕也比大多数强盗强一些。
    “行了,你尽管把东西放好就是,都到了咱手里,飞不了。”
    话虽如此,徐世杨的笑容怎么都压抑不住,毕竟今天的收获实在太丰盛了。
    “对了,让你买卖的东西怎么样了?”
    “少爷尽管放心,按您说的,丝绢用来交换铅、铁和硫磺,小老儿这里也换了百多斤。”
    胡兰山点头哈腰的答道
    “金银用来买盐,换了15石粗盐,够咱全村吃很长时间了,而且还剩下百多两银子,小老儿想,少爷可能还有想买的东西,不敢全花光。”
    齐省靠海,原本也是出盐的,但朝廷南渡后,百业凋零,煮盐所需的铁锅等工具都凑不够,再加上到处闹流民、盗匪,还有鞑子时不时过来晃荡两圈,这边的盐业也就彻底崩盘了。
    以至于,莒州往南不远的日照,都得靠小船贩卖江南的盐过日子。
    “做得好!”徐世杨高兴的拍拍胡老头的肩膀“老胡你虽然胆小,但办事却让人放心,好好干,将来,说不定我会给你个安稳点的村子管着。”
    胡老头感觉自己像是被天上掉下来的大饼子砸到了——一个坞堡!在如今的江北,这几乎是平民老百姓所能奢望的人生最高峰了!
    “谢少爷!谢……少爷……。”
    话说到后面,已经带上了哭腔。
    “行啦行啦,多大年纪的人了。”徐世杨故作老成的拍拍年龄足有他两个大的胡老头的肩膀,乐呵呵的说“我的前程绝对不会仅仅是一个坞堡,所以,好好干,在我手下,你们所有人的前程也绝对不是眼前这一点!”
    “是,少爷……。”胡老头的眼泪开始稀里哗啦的往下掉,声音也哽咽了“老头子我一定……,一定做牛做马报答您!”
    “行了,别哭了。”任胡老头跟个娘们似地悉悉索索抽泣半天,徐世杨终于不耐烦了“咱俩去集上看看有什么好买的东西,尽量把银子花光。”
    银子对徐世杨来说,好看不中用,还不如换成各种急需的物资,哪怕是多一点粮食都是好的。
    “是,少爷,这边走。”
    胡老头用手胡乱抹了一把,把自己那遍布皱纹的丑脸抹得一塌糊涂。
    徐世杨摇摇头,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不喜欢胡兰山,以前不喜欢,现在也只是因为没人可用只能用他,而稍微改观了一点点。
    但看这老头的表现,却让徐世杨心里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