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崛起烽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八章 带新丁(1/2)
    平静的日子过了不到两个月,粮草危机在大乾各州府的拼力运输下,顺利的度过了。
    苏策手下的两伙人被调去了前线,苏策则回到了安北府,最新一批调过来的府兵到了。
    这次大战之后,很多人都会离开安北都护府,南衙禁军,州府捕快,回家种田,这些都是好去处。
    没有白发兵,折冲府源源不断的府兵为大乾的军队新鲜血液。
    大乾立国百年,军威鼎盛毫无衰减的底气就是府兵。
    选锋严格,保证了府兵的战力,边关戍边又有了军伍经历,所以即便是边关刀光剑影,大乾各道依旧歌舞升平。
    有志男儿以府兵出身为荣,大乾百姓总是被最勇敢的一批人保护的很好。
    抽空苏策把自己几个月的俸禄一起取了,制式盔甲虽然质量很好,但是兼顾数量的原因,质量实际上可以做的更好。
    苏策去将作府做了报备,几个月的俸禄用了个干净,之前身上的铁甲,样子虽然没有变,但是甲片的材质却变了。
    首先是材料不再是普通的铁,换成了镔铁,厚度增加了一倍,重量随之变成了之前一倍,重达七十斤的甲胄对于现在的苏策来说刚刚好。
    一把在三石力弓基础上改造的角弓,一把比制式横刀刀背更厚的镔铁横刀,镔铁长枪把枪杆回了一次火。
    既然从军,品阶,部下都不如自身实力的提高,作为一个底层的军官更是如此。
    身先士卒不是说说而已,但凡冲锋,大乾尉官都是冲在最前面的。
    这是荣耀,更是大乾勇武的体现。
    前方的军报每天都会会传回来,除了安北都护府预留的部分将校尉官接收新来的府兵,安北都护府这一次可谓是全军压上,加上从关内道来的州府兵,总共二十万大军压的九胡喘不气来。
    十万辎重队沿着一条压出来的路,每日往返供给大军所需。
    一切都向着大乾利好的方向前进。
    三万新府兵,来到安北府,让之前空荡荡的安北城慢慢热闹了起来。
    这一日苏策从将作府把新甲胄领了回来。苏策没有去外面溜达,他分到了一个团的府兵,不过这不是苏策的部下,他只是代为节制,现在安北府的人都去了北方,留下的将校尉官不多。
    到了几天了,苏策准备从这些人里面挑出来一队人,安民之功让苏策从下戍主升为了上戍主,只等正式的晋升,而现在在练兵,虚涨一阶,成了临时的校尉。
    苏策准备挑出来一队人会随着去新戍堡戍边,折冲府的训练相同,但是良莠不齐的事情到哪里都免不了,所以和之前苏策经历的一样,这些新来的府兵在成为边军前也会在训练一番。
    苏策的名气最近也在军营里面传开了,军队中没有人喜欢生死大战,因为命就一条,苏策运气好,虽然只打了一战,但是因为有传递军情和殊死一战的功劳,授了勋官,和其他苦熬出来的戍主只有军职不同,地位会更高点。
    加上这大半年不管是做管烽卒还是做戍主,总是有额外的肉食。跟着苏校尉有肉吃成了底下新丁们的聊天话题。
    都是当边军,吃的好,运气好,有功劳,无疑是很多人愿意跟随的上官。
    “苏校尉,这是去哪了?”一名最近认识的中戍主孟浩和苏策打了一个招呼。
    “孟校尉,这不是发了几个的月俸,把甲换了换。”苏策拍了拍身上的甲胄。
    “苏校尉还真是大手笔,这都是镔铁甲片吧,也是,多少钱都不如有命花,听说近几日战况有些不顺呀!”孟浩说的战况通报,苏策也知道。
    “九胡九胡,也不知道这北方一支支的胡人总是冒出来的?”苏策随口说道。
    “唉,谁说不是呢,苏校尉,你手下那些新丁怎么样?”孟浩看到有一队新来的府兵走过,换了个话题。
    “新丁还行,不差,折冲府事关我大乾兵锋,谁敢糊弄,我就发现了七八个好手,打磨打磨都是好弩手。”苏策和孟浩一起回营,鼻子轻嗅,是肉香,苏策眼睛一亮,钱都花在了甲胄兵器上,苏策现在是穷的叮咣响,肉都吃不起了。
    孟浩撇了撇嘴,看到苏策跟着自己进了军营还不离开,无声的笑了笑,这还是个娃娃性子:“买了五斤肉,打个牙祭,晚上还有其他几位校尉,晚上,苏校尉一起来。”
    苏策连连点头,丝毫没有不好意思的感觉,都是军中泽袍,吃白食那也是理直气壮。
    回到自己的那片,看着四个调回来暂时从伙长提拔成队正的部下正在训练基础军阵。
    苏策一到,新丁们腰板挺直,大家都听说了自己这位苏校尉,去年还和自己一样都是大头兵,现在可是从六品上的飞骑尉,正八品下的上戍主。都是明白人,跟着苏校尉,前途会更好一些。
    人都是有功利心的,当兵是就是用命搏出身,从平头老百姓往官身上奋斗,永业田传三代,谁也不想自己后代子孙总在地里找活路。
    半个时辰后,军阵训练完了。二百多人整齐列队。
    苏策压了压手:“坐,都坐下,今天讲一下怎么利用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