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道修改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六章 厦察司(1/2)
    玄历三七八五年六月初七。
    对于大夏来说,这是寻常的一天。
    对于白桃县百姓来说,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
    不是喜结良缘,不是古稀大寿。
    是白桃县人人嫉恨的陶家,倒了!
    衙门二十余位捕快全部出动,把陶家大院所有的外门都给堵了。
    院外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何珅穿好了官衣,大摇大摆地来到陶家大门外。
    “诸位,诸位百姓,本官近些年搜集陶家罪证三十余条,今儿个,就是收网的时候!”
    何珅的话让百姓们振奋不已:
    “何大人是青天大老爷转世啊!”
    “何大人好官呐!好官呐!”
    “哎哟,何大人哟,老身的孙女儿就是被陶家给害了,今天终于昭雪沉冤了呀,老身给何大人跪下了.......”
    看着周围百姓热切而感激的目光,何珅心中不禁有些感慨。
    陶家,不是白桃县百姓们求神拜佛日夜咒骂倒的。
    更不是“两袖清风”的何珅苦苦搜集罪证后治罪的。
    仅仅是起于陈默的一个念头,外加金牌捕快沈不通的两个字而已。
    陶家二老爷在正院里吼着:
    “老爷子?老爷子呢?现在只有他老人家联络沈大人,才能保我陶家啊!”
    管家慌忙道:
    “二老爷,老太爷他,昏过去了。”
    “什么?那大哥呢?”
    “也昏过去了!”
    陶家二老爷一口气没能提上来,两眼一闭,身子就直往后倒。
    这次治罪陶家,陈默是没有露面的。
    但不代表陈默什么都没有做。
    半夜,陈默潜入陶家大院,给陶老爷子和陶大老爷送了点好东西。
    保准他们美梦做三天,一觉醒来,就已经在牢里蹲着了。
    陶家毕竟是白桃县扎根多年的富贵人家,就算没了靠山,也兴许还能搞出些什么幺蛾子出来。
    防范于未然,还是让陶家真正做主的两位闭上嘴比较好。
    陶家没了主心骨,何珅的抄家行动进行得无比顺利。
    陶家养的打手、恶奴也没谁敢动弹半分,库房里的银两、细软,尽数装箱,上封条。
    半个时辰后,何珅气喘吁吁地跑回衙门。
    “大人!大人!这是陶家的财产记录!”
    陈默接过册子大概看了一下。
    刨除陶家大院、商铺以及田地之外,剩余财产折算下来,共计三千三百两。
    陈默:“哟,这陶家,还真是捞了不少啊!”
    陈默倒是小看了陶家的富裕程度。
    何珅煞有其事地说道:“大人明鉴,这陶家亏心事做得多,家财自然不少。”
    陈默:“行吧,拿一千送到沈不通手里,一千两连带着陶家所有的地契,全都上缴朝廷。我这再留一千,剩下的你处理就行!”
    何珅忙里忙外,若是没点汤喝,说不过去。
    何珅面色一喜:“诶,下官这就去办!”
    为官多年,何珅太清楚这抄家背后的弯弯道道了。
    用手抓沙,哪儿有不漏的?
    朝堂上下都是如此!
    只要大头是给到了朝廷,剩下的,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何珅偷摸着拿出一个锦囊:
    “大人,银两太多,大人带着也不方便,下官便自作主张......”
    陈默伸手接过,随意一颠,皱眉道:
    “何大人,这数,是不是多了?”
    不出意外的话,这锦囊里,得有十二枚灵石!
    “下官承蒙大人厚爱,三百两,实在是太多了,陶家还有些存粮和家禽,送到白云城,也能卖些钱。”
    白桃县以务农为主,这里的粮食和家禽,价格都非常低廉,若是送到白云城去,价格能往上抬好几成。
    何珅也可借此,差人顺路给沈不通把银子送过去。
    陈默点了点头:“何大人有心了。”
    “大人,若无吩咐,下官就先退下了。”
    “去吧。”
    何珅刚转身,却又回过身来,小心翼翼道:“大人,灵耀宗那五人昨夜在白桃县探了个便!”
    陈默:“怎么?被其他人看见了?”
    何珅:“这倒是没有,但白桃县有没有厦察司的探子,下官一直未能查清楚啊!”
    陈默:“厦察司......”
    厦察司,历来神秘。
    作为直属于当今圣上的情报机关,厦察司的探子可谓是遍布大夏。
    上到朝廷重臣的贴身护卫,下到路边摊贩,要饭乞丐,都有可能是厦察司的人。
    大夏入狱的高官和豪绅,最起码有四成都是厦察司给了铁证,让衙门办的。
    厦察司培养的探子大多忠心,面对美人、铜臭不改面色,也算得上大夏朝廷中为数不多的清流了。
    白桃县虽小,但厦察司的手,也不见得伸不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