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能百分百预判危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六卷 你只是如果,他以为是结果 584~585节 策略纷飞的汉夜(1/4)
    我能百分百预判危险第六卷 你只是如果,他以为是结果 584~585节 策略纷飞的汉夜
    上陵城·风陵堡位于主城西南,扼守上陵全境的南端要害,也是上陵城通往荒漠城的唯二通道。
    此堡如今已是插上汉煞旗,旗帜图腾是“鬼面双翼虎”,旗帜主色为“白”,图腾的色彩是“黑、褐”,而主色即是势力等级为“白”。
    如果没有占据城堡或城镇,旗帜主色就是“灰”的,代表势力等级为“零”,等占据整个上陵城全境,势力旗帜主色就会变为“绿”。
    3~5个主城的疆域,势力等级才会升到“蓝”。
    势力等级关系着主权建筑、汉阙、吉等等的增益,若想争霸汉星球,“势力”等级的经营时相当重要的。
    若想“建”国,必然完整一个主城全境的事实占据,而这种事实占据的“象征”,就是绑定主城汉阙。
    若是尚未创建主城的疆域,则就要麻烦许多,需要集齐所有主权建筑,储备所需要主城创建资源,等等。
    汉煞组织的大头目叫“胡老须”,身材极为魁梧,目测身高约2.3米,头发、胡须都极为茂密,羡煞那些中年秃顶的人。
    赵君宗不是很懂汉阙的“幽默”,在野势力的都是“头目、首领”,正规军则是统领、大头领,等等。
    由于他是忠汉会大头目,与汉煞会合并的话,有些协议是需要他亲自签署的,否则,只能做为口头协议,对双方的合作会有所影响。
    支持汉王,自然是要相信汉王登基会成功,那此后论功行赏的“依据”是什么?空口无凭,就必然需要汉阙做为“见证”。
    而所有汉党分支的“旗帜鲜明”,就是这种“见证”凭据,只有“旗帜鲜明”,在遍地汉阙下,其组织的功绩才会被记录在案。
    汉峰会之前虽然已经注销,但档案却依然保存,只要汉峰会的成员还活着,那此人立下的功绩都会在汉王登基时被“统计”。
    两个组织的合作、合并等等,也就需要签订协议,如此才能账目分明,方便汉王登基时论功行赏。
    而相关协议,也有利于没有汉王调解时,双方产生分歧导致反目成仇,孰是孰非也就有“据”可循。
    也因此,有些协议“小头目”们可以签,有些协议就需要“大头目”协商,然后才决定是否要签,大头目都不在或只有一方在时,也就只能“口头协议”。
    当前汉王势弱,汉党各分支目标一致,倒没有什么龌龊,可以说都相当“大方”,此次合并也就很顺利,同时也确定忠汉主导地位。
    对外的旗帜依然是汉煞,毕竟,在上陵城,还是汉煞会的名声更响亮,也有利于忠汉会的隐蔽。
    会晤结束,“浑无邪”送赵君宗离开,待与所有人拉开一段距离后,他手中突然多出一个黑色箱子,显然他的兵备中有储物。
    箱子内装满“歹”字形的圆,有些是忠汉会此段时间掠夺所得,有些是大奉国的援助。
    “大奉国兵锋锐利,为何要援助我们?”赵君宗不解。
    “正要说此事”,浑无邪回答,“上陵城的虚弱已是显明,大奉却没有攻略,我们判断大奉遭遇了围攻”。
    就当前情报,能知道越、魏、兴、阿思汗四个王国联盟,一起抵抗大奉国,虽然不知大奉本土的位置,但也能推断,大奉国周边不止此四位强敌。
    汉星球当前的局势,强国四面树敌是很正常的,就比如越国,在没有遭遇魏国前,也是四处扩张。
    在与魏国大战数场后,双方实力伯仲之间,最后就坐下来谈和,而兴国则也是这种情况,只不过是与魏国谈和,如此就达成三国联盟。
    越魏兴联盟后就一起进攻珠凉曼达,而阿思汗国也很强,虽然无法“我要打十个”,一打三却也暂时不弱下风。
    如果大奉没有介入,阿思汗国估计也是会坐下来“和谈”,而大奉的介入,则加入了四国的联盟。
    从“地理”位置看,越、魏、兴、阿思汗最初都不接壤,而是通过“扩张”才逐渐接壤。
    如果大奉不介入荒漠城,珠凉曼达界必然被瓜分,从而四个王国则连接成一片,彼此若是联盟,则无法再从这个方向扩张。
    但大奉却是直接贯穿魏、兴两国的疆域,一通横冲直撞,把四个王国的精锐打得几乎团灭,从而创建荒漠城。
    荒漠城实际上是大奉的一块飞地,大奉国是以长途奔袭的方式,从魏、兴两个王国的疆域穿插抵达。
    “浑无邪”认为大奉所穿插的疆域,属于魏、兴两个王国新占疆域,而且应该是“腹部”区域,驻兵不多,才会让大奉百万大军过境。
    百万只蚂蚁过境都必然壮观,何况是百万的人,大奉能穿插至荒漠,即有本身实力强大,亦有魏、兴防御疏漏的原因。
    “个体”是可以全星球任意位置“传送”投放的,但超过两人或以上的“传送”,就被限定于“势力”范围。
    也就是属于越国疆域的,则可以任意位置传送,但无法传送到非越国疆域,就算双方是“盟友”也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