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提AK47到三国种田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6章:泰钱财不多,就买三千亩吧(1/2)
    饮马河,只要是生活在真定城的人都知道。
    也确实有人对那条河眼馋,毕竟水就是人的生命。
    有水无论再难都能挺过去,可那地方好是好,坏也确实坏。
    若早些年不说在哪建城,就是建个镇也是绰绰有余。
    可建城的话凭那水量也养活不了整个城最低三万人口,镇的话遇到外敌入侵又是弹指可下。
    真定城都来不及救援的那种,整整十多公里的路程,除了骑兵是很难快速赶到的。
    汉朝强盛时没建城,那到现在就更不可能了,建城损耗的人力物力堪称巨大。
    完全鸡肋之地,方闰都搞不懂赵泰为什么会看上那个地方,就因为那条河?
    在他想来,若真有那么好,也轮不到赵泰去了,朝廷跟世家也不是吃干饭的蠢货。
    “定安,此事本县可允,但本县还是想劝你放弃这个打算,如今时局稍差,或可选别处为佳。”
    方闰难得的想做回好人,也是因为赵泰拿出的宝贝让方家获益良多,往后指不定还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
    买地归买地,但要是因为这事把赵泰给买没了,他到哪再去得宝贝。
    “定安兄,县尊此言不错,如此险地可谓不值,若定安兄有意,可于赵家庄附近购地,云可规劝家翁为兄筹谋。”
    赵云识文习武,兵法韬略皆通,饮马河附近有多危险他比方闰还明白。
    这番劝谏也完全是肺腑之言,然而赵泰明白归明白,饮马河那地方他要定了。
    耶稣来了也拦不住。
    “泰谢过县尊子龙好意,然则泰必不会弃之,勿需再劝。”
    听到赵泰坚持的话语,赵云只得叹了口气。
    只是在心里多了些想法。
    “定安兄如此固执,只怕日再后会有祸端,也罢,定安兄既以吾为友,他日多多走动护持一番就是了。”
    赵泰还不知道赵云起了要保护他的心思,要是知道的话他肯定会在庄园建成后让赵云直接住下。
    名臣猛将赵泰虽说不太在意,但谁会嫌人才多呢,就当满足一下自己那轻微的收集癖也是好的。
    方闰见赵泰不听劝,他也没再多说。
    有人上赶着送钱,断然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定安既已下定决心,本县自也不再劝,只是不知定安欲买多少?”
    “泰钱财不多,县尊先得说说定价几何泰才可下定论。”
    卖多少这个问题让方闰沉吟了起来,一时没有回话。
    饮马河附近可谓一片荒芜,连荒地都一点没有。
    汉朝的和田分荒地或荒田,然后是下等,中等,上等,美田或是美地。
    区分不同,粮食产量也不同。
    像荒地因为地和粮种还有其它原因综合来算,能收一石粮就不错了。
    下等可收三石至四石粮,这才是真正的地。
    按计量单位算,一石为一百斤左右。
    想想荒地产粮一石,简直比鸡肋都不如。
    饮马河附近要是把田地开出来,那肯定是不差的,但因为地方特殊的原因让方闰不好定价。
    不过他也很快有了决断,有人买那就卖,反正他料定了赵泰会放弃。
    到时候想退那可就没得退了,开玩笑,吃进去的东西哪有吐出来的道理,除非方闰喝多了还差不多。
    “本县也不为难你,那地方因其特殊,本县可按荒地作价卖出,三百钱一亩,这是如今地价最低数值了。”
    赵云向赵泰点点头,示意所言不假。
    而土地这么便宜的原因,还得出在世家身上。
    土地兼并谁都知道,原因也是灾荒战乱百姓吃不起饭造成的。
    人都要饿死了,土地再重要也得卖掉换钱换粮。
    卖能活,不卖就饿死,很简单又很残酷的选择题。
    世家有钱有粮,当然会死命压价,反正再怎么压那些泥腿子也会卖。
    随着年长日久,土地兼并积重难返,起义,改朝换代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赵泰如今就是在往世家这条路上发展,只是最终很可能是跟世家背道而驰。
    得到方闰的回答,赵泰没有说话,他这是在心里算钱呢。
    然而落在方闰眼里还以为他后悔了。
    心里想着是不是再把价钱降低一点。
    正要开口时,赵泰就先说话了。
    “泰愿出资九十万钱,就买三千亩地吧。”
    方闰紧闭着嘴唇,把降价的话硬生生吞了回去。
    赵云也是听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你所谓的钱财不多?三千亩地比两个赵家庄加起来都多,这是想买地建个镇还是怎么样。
    多吗?赵泰觉得不多,现在要是不一口气买下来,以后想买方闰就得提价了。
    他不知道方闰刚才是想降价,要不然他得后悔死,对他来说每多一亩地那就是血赚。
    完全不亏啊,毕竟别人也不知道他能拿出红薯土豆,小麦玉米这些后世改良培育的东西。
    方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