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灵昭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436章:莫问前程(1/2)
    和略显冷清的芙蓉楼相比,浮容寺热闹多了,进寺上香的香客络绎不绝,寺中亦是香火缭绕。
    武松好不容易拉住一个小沙弥,问他空闻方丈可在,小沙弥倒也礼貌,却告诉他,上香请自便,求签可到旁边的佛堂,但空闻方丈通常不见客。
    “小师父,我等远涉千里,就是为了求见方丈大师,还是烦请你通禀一声,你就说我等是来自洛阳龙门乡,受故人之托到此,还望行个方便。”柳如烟连忙上前和颜悦色道。
    那小沙弥有些将信将疑地看了看柳如烟,一扭头又看到武松冷眼相对,这心里一下就矮了一截。
    “那施主请在此稍候,小僧去通报一声便是。”说着,小沙弥便朝后堂走去。
    不多时,小沙弥回来了,脸上表情也和气了不少——方丈果然有请。
    众人跟着小沙弥来到了后堂,然后又被引到了西院的一间禅房门口。到了门前,小沙弥用手一引道:“方丈有命,诸位请进便是。”
    众人向小沙弥点头还礼,然后便进了禅房。
    禅房之内,果然有一白须老僧盘坐在榻上,双目未睁,口中念念有词。
    听得有人进来,这老和尚才缓缓睁开了双目,迅速扫了一眼众人,然后缓缓道:“阿弥陀佛,诸位施主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
    柳如烟也不多言,直接上前一步,将那条玉带递了过去,“恕奴家唐突,就不再拐弯抹了,请问方丈可认得此玉带吗?”
    空闻大师伸手接过了玉带,然后打量了一番,眼中似有一丝惊讶闪过,但也只是一闪而过。
    “敢问这位女施主,此玉带是从何得来?”空闻大师说话依旧不紧不慢。
    柳如烟显然已经捕捉到了空闻眼中那稍纵即失的变化,也不再相瞒,便将在镇上袭杀金兵一事说了一遍。
    待柳如烟言罢,众人皆齐刷刷地盯着空闻,看他究竟有何反应。
    空闻沉思了片刻,脸上也看不出有何波澜,只是在开口之前又看了一眼那玉带。
    “富贵荣华终是过眼云烟,古今将相到头也是荒塚一堆,此玉带一路蒙尘至此,亦是天意。”空闻大师道,“不过,诸位能千里寻到此地,与老衲也算是有缘,不知诸位除了送此玉带之外,还有何事?”
    “那敢问方丈,你与洛阳宋家是何关系?”柳如烟问道。
    “若是以红尘而论,确是关系匪浅,一脉相承。”空闻大师道,“只是老衲已是出家之人,尘缘已断,在这世上便只论佛缘,再无亲缘。”
    “有缘也好,无缘也罢,大师终究还是记得一个宋字。”柳如烟道,“不然,此玉带又与那寻常之物何异。”
    “这位女施主所言倒是有些道理,不过,如何来,我不可选,而如何去,我却可选。”空闻大师道,“一个宋字可定我今生之名,却定不了我来世之路,早舍晚舍,终要舍,早去晚去,终得去。”
    “方丈,其实我等千里寻来,并非是什么缘份使然,此玉带亦是无意中偶得。”此时,武松忍不住上前道,“在下也实不相瞒,我等此番乃是专为百余年前一桩旧案而来,还望大师不吝赐教。”
    “这位施主相貌不凡,脾气倒是有些急。”空闻大师笑了笑道,“不过,百余年前老衲也尚未出世,又如何赐教呢?”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突然间,亥言晃晃悠悠地走了上来,边走还边念着这句诗,“哎,只可惜,亲友皆不认了,又去问何人呢?”
    就在亥言念诗之时,柳如烟一直盯着空闻大师,那一闪而过的眼神果然又出现了。
    而且,空闻大师还多了一个下意识的低眉举动。
    “小师父念此唐诗,似乎另有深意啊。”空闻大师抬眼打量了亥言一番。
    “大师想多了,小僧之意已尽在诗中,大师可别忘了,这诗还有前两句,不然,我等又怎会不远千里寻到此地来。”亥言也不紧不慢道。
    “哈哈哈,看来老衲是小瞧诸位了。”空闻大师突然笑了起来,看他样子,仿佛已许久没有这般笑过了。
    “大师小瞧了我等倒是不打紧,可若是有负先皇后所托,怕是就不妥了吧。”亥言索性把话往明里挑。
    “也罢。”空闻大师捋了捋白胡须,“既然小师父言已至此,老衲再装糊涂便有违出家人的本份了。不错,老衲出家之前却是宋氏一脉,孝章皇后也正是我的姑奶奶。不过,诸位此来,怕是要败兴而归了。”
    “大师这是何意?”柳如烟心里顿觉不妙。
    “出家人不打诳语,诸位此行想必是为那遗诏而来吧,只是那遗诏已被老衲烧了。”空闻大师淡淡地道。
    “啊!烧了。”亥言和武松几乎是同时叫出声来,众人也是一脸惊愕。
    此时只有柳如烟还算冷静,赶忙问道:“那大师可曾看过那遗诏?”
    “是人自然有窥私之心,老衲也曾年少轻狂过,自然亦是未能免俗。”空闻大师回道。
    “那请问大师,这遗诏中所写内容究竟是什么?”柳如烟追问道。
    “这还重要吗?”空闻大师反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