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娘子她娇心似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四百七十五章 番外三.我之所愿(2/4)
明温已经故去了,崔玉英还在。每年都会给卫晞姐弟俩寄好多礼物,吕卫晞姐弟这次是第一次见到她。
    姐弟二人陪了崔祖母好几天,每天都逗得她高高兴兴的。
    小宝已经成了亲,儿媳妇是马明温介绍的,是裴念的族人。是个知书达理,端庄大气的女子,苏青媖和吕博承对她很是满意。
    现在小宝已经育有一子一女,儿子三岁,女儿一岁。苏青媖和吕博承很喜欢这两个孙子女。听着孙子糯糯的叫着祖父祖母,心里就跟吃了蜜一样。
    离开饶州时,小宝和儿媳妇抱着两个孩子来送行,两个孩子还追着他们的马车哭得直打嗝。
    苏青媖差点心软留在饶州了。
    出了饶州,径直就去了仁州。
    苏青松现在是仁州的刺史,苏父苏母也随着大儿子住在仁州城里了。
    到了仁州城门的时候,苏青松就派了下人到城门口来接。到了府邸前,苏父苏母等人早早就站在门口等着他们。
    “爹,娘!”苏青媖见到苏父苏母,眼眶一热,扑了过去,紧紧抱着他们,哭了。
    苏父苏母也抱着她直掉泪。
    距上次在徐州一见,又大几年过去了。除了书信往来,就没再见过面。
    “小七,晞晞,来,外婆抱抱。我们小七都长成大姑娘了,晞晞也长这么大了。”
    “外公,外婆。”
    “哎,哎。”
    进了府里,亲人相见,叙了一番别情。
    苏父苏母今年都六十多岁了,但瞧着精神头挺好的。老两口说是山里的水土养人,随了儿子住到仁州也不怎么适应,每年都要回山里住一段时间。
    苏青柳一家也搬到了仁州城里,住到了青松隔壁。
    丫丫也来了,几年前,嫁到了仁州的一户官宦家里,当了长子长媳,这些年也生了一子一女,日子过得美满。
    苏青柳嫁给韦福昌后,生了佑宁、佑安两个儿子。佑宁今年十八岁,已议完亲了。佑宁跟着大舅做事,佑安则跟着韦福昌忙活商部的事。
    吕博承后来成立了一个商部,主要连接镇海、越地、吴地的商业运作,发展地方经济,维护几地的商路,把这事交给韦福昌打理。
    韦福昌便把家安到了仁州城里。平时他往山里、饶州、庐州、徐州等地方来回跑的时候,家小也有岳家照看。
    苏青松后来腿脚好了之后,又娶了一房妻子,后来又生了一子一女,两个孩子跟卫晞差不多年纪。
    而苏青松的大儿子苏亦腾,这些年一直跟在青杨身边,今年十九岁了,苏青媖也在帮他相看了。
    而亦腾的同母妹妹念乔,如今养在苏母身边。也十三岁了,跟小七一见如故,俩表姐妹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苏青媖陪着苏父苏母,陪着苏青柳在仁州城住了小半个月。
    吕卫晞也在表兄弟们的陪同下,在仁州城逛吃了小半个月,每天都乐不思蜀。
    不仅去看过他娘最早开的酱菜铺子,还去看了那间布铺,就是当年他娘与外公外婆等人失散,约定传递消息的那间布铺。
    那间布铺还在,只是掌柜的换人了,听说是原来掌柜的儿子。听表哥说那掌柜在仁州城里生意做的大得很,布铺开了半条街。外公外婆他们还常常去照顾他的生意。
    吕卫晞也拿着自己的零花钱,在那里买了一匹布,算是表达感谢。
    回来还跟苏青媖炫耀,说帮娘还了恩情了。
    在仁州城里住了小半个月,苏青媖就说要回山里看看。苏父苏母舍不得和她分开,都陪着她一起回了山里。
    山里如今只有苏大虎常住在那了,苏家另外几房人,都搬去润州生活了。
    吕卫晞和小七是第一次进到山里。
    姐弟二人看见高高的厚实的寨门,都惊呆了,这都做得跟城门一样了。这确实是山里吗?
    听说这是娘带着山民们建的,娘好厉害。
    “爹,我娘很厉害吧?”卫晞猴在吕博承身边,神情骄傲。
    吕博承笑着摸了摸小儿子的头:“爹早就知道你娘厉害了,你才知道?”
    吕卫晞便看见他娘白了他爹一眼,嘻嘻,娘一定是不好意思了。
    一行人进了新更寨的寨门,得了消息的山民们,都齐齐跑了来。
    “东家,东家,你回来了?”
    苏青媖看见很多人朝她跑来,有很多熟悉的身影,眼眶立刻湿润了:“我回来了,你们过得好吗?”
    “好好,托东家的福,这些年是我们过得最舒心的日子了。”
    “那就好,那就好。”苏青媖朝大家一一点头,打着招呼。过了这么多年,山没变,山民们容颜变了,但人没变,还是那些质朴的山民。
    苏大虎也站在人群里,微笑地看着她。
    吕卫晞就发现他爹忽然变得紧张起来,还去拉住了他娘的手。他奇怪地看了他爹一眼,这么多人呢,他爹这是咋了?
    又见他娘朝他爹翻了一个白眼。他爹也没松手。
    吕卫晞更糊涂了。
    扭头去看他姐姐,发现他姐姐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