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朝第一昏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六章 坑爹的军官世袭制(1/2)
    第二天一早,朱厚照吃过早饭,便在宫门外等候,身后三百东宫护卫列队整齐,随时听候他调遣。
    不出意料,这群纨绔来的很晚,他规定的时间是辰时初,早晨七点左右。
    然而直到七点半,才有人来,等全部到齐已接近九点,虽没有超过辰时,也晚了接近两个小时。
    这是无声的抗议,没人想接受管束,之所以过来,只是他地位太高,无法反抗而已。
    太子相招,他们一群纨绔子弟哪有反抗的余地。
    朱厚照也不管他们,笑着说“诸位都是大明俊杰,我欲在香山建立书院,将诸位培养成我大明的栋梁之才,今天我们就去看看,选择合适的地址建造书院,如何?”
    “多谢殿下。”
    沉默半天,才有几人回应,稀稀落落很是凄凉。
    更多人歪七八扭的站在那里,连句回应都欠奉。
    朱厚照也不生气,就这群纨绔指望他们上进,不如指望母猪上树,既然不给自己面子,那就别怪他不客气。
    见有人准备去骑马,朱厚照说道“作为俊才,自当精通君子六艺,怎么能没有个好的身体,我们今天便全程跑步过去。”
    啊!一群人傻了眼,紫禁城到香山足有五六十里,全程跑下来,让他们这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家伙,怎么活?
    有人绝望询问“殿下,你也跟我们一起跑吗?”
    “我是太子,如此做有辱国体。”
    陈儒很想回一句,您这么做有辱国体,我就不有辱家风,我们家玩的是诗书传家耕读继世,哪能像丘八一样跑那么远的路。
    相互对视一眼,已然下定决心,绝不跑步,就站在那里不言不语,看他能拿自己怎么办。
    谁知朱厚照一声令下,站在他身后的东宫卫队,齐齐将手中长矛平托,向着香山跑去。
    众人傻了眼,他们就在东宫卫队前往香山的路上好吧,这要是不跑,他们至少得被捅他十七八个窟窿。
    只能跑了起来。
    有些自认聪明,向旁边躲的,直接被东宫卫队驱赶回来,逼着向前跑。
    恨得他们心中大骂,真是不当人子,奈何不管怎样都得往前跑,他们可不想被捅。
    等到达香山已是下午,好不容易等朱厚照宣布停下,一群人全都累的瘫倒在地。
    再看一群人,一个个恨不得将他给吃了。
    “诸位是什么表情?作为我大明的俊杰,自当以君子自居,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无一不通无一不晓,没有好的身体,如何练习骑射。”
    神特么君子六艺,现在都大明朝了好吧,根本就不讲那一套,只要能学好八股文,做官不是问题,谁还会闲的没事去学什么君子六艺。
    徐良开口反对“现在咱大明朝只讲究八股取士,对君子六艺并没有要求,殿下要是想折腾我等,随您的便。”
    “这怎么能说是折腾,只是想让你们学习知识,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你想不学也没问题,我想诸位会有兴趣再随你一起跑回去。”
    一群人差点没气炸,他们哪不知朱厚照的意思,若是有谁敢不听话,所有人全程跑回去。
    可问题是,他们一人不服全体受罚算什么事?连坐都没这么狠。
    有人气的就要跳脚大骂,被其他人慌忙堵住嘴,这连坐太狠,他们可不想承受。
    陈儒眼珠一转,想到主意“殿下可准备招收其他的学员,只有我们几十人,这书院办起来有什么意思。”
    他想得明白,几十人没法反抗太子,但如果有几百人呢,众怒难犯,纵然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也不可能真的将他们如何,必然会妥协。
    到那时争取一下,不说像以前活得逍遥自在,总比现在被他随意拿捏好。
    “我会再招收一些武将子弟。”
    朱厚照早有打算,他这个书院,除了招收文臣勋贵子弟,更主要的是明朝的一些武将,将他们召集起来培训一番。
    实在是明朝的世袭制度太坑爹。
    明朝武职为世袭制度,共分九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正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所镇抚。
    也就是说,卫指挥使以下的武官都可以世袭。
    像朱宸,他之所以能成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也不是因为于谦的名气加成,而是因为他父亲朱骥为都指挥使,执掌锦衣卫,他才子承父业,在父亲死后,成为锦衣卫指挥同知。
    而指挥同知是从三品。
    像戚继光戚大帅,抗击倭寇,创建戚家军,写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威名赫赫,是大明中期有数的军事家。
    但他也不是小卒出身,而是继承祖上职位,刚刚踏入官场就成为登州卫指挥佥事,正四品。
    而这一年他才十六,十六岁的正四品官啊,说出去谁相信。
    从品级上算,像翰林院最高长官是正五品,国子监是从四品。
    至于现在大名鼎鼎的外交部,在明朝被称作鸿胪寺的机构,最高长官不过正四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