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姚殊林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6章 木匠姚三爷(1/2)
    趁着寒冬还未至,姚殊先是从后山温泉边摘了两大筐红蓝花回家,洗净、晾干了,交给大宝、二宝和两个侄子在家里锤捣,又把三宝给母亲照看,因着两位嫂嫂有事回了娘家,自己则跟着大哥出门去寻木匠。
    只是去的路上,姚殊多少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家里的孩子——
    尤其是三宝,最近天冷了,更是离不开她。
    姚峰见妹妹蹙着个眉头,便故意逗她:“早些天便听你嫂嫂说,阿殊是个有本事的,画出来的胭脂盒子她想都想不出来,更别提见过了。你这丫头,什么时候连画画也学会了?”
    原身一直与两个哥哥感情极好,姚殊也十分欣赏性格爽朗的大哥、不开口形似光风霁月的佼佼公子二哥,这几个月早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哥哥,说话自然没有隔阂。
    “大哥!旁人都说二哥敏而好学,就不兴我也聪明好学一回?”
    姚峰听了哈哈大笑“你惯是个好吃懒做的,当年你读书写字都是阿爹按着你的头,好说歹说,你才学了。聪明倒是聪明,好学可不敢说!”
    姚殊气急败坏道“大哥!”
    兄妹二人玩笑间,已到了村西。
    姚峰站在破破烂烂的大门外,冲里面喊“三爷!姚三爷!在家吗?”
    院子里传来几声狗叫,接着是主人呵斥的声音。
    门开了,一个瘦巴巴的老人家出现在门后,身上穿着薄薄的单衣,收拾地却干净利索。
    姚殊注意到他手指骨节粗大,粗糙的手上间或有着细密的划痕,一看就是做惯了活计的。
    姚峰笑着递上了手里的东西,道“三爷,今日领着我小妹,一同上门来拜访您老人家,可还方便?”
    姚殊也脆生生喊人“三爷好。”
    老人乐呵呵地接过了姚峰带的一瓶烧酒、一只烤鸡,高兴道“方便,方便!这是殊丫头罢?几年不见,竟也这么高了!快些进家来!”
    说着便把二人迎进了家门。
    姚三爷独居,家里原是有个儿子的,不幸夭折,他老伴也早早没了。
    姚殊早听说了他靠着自己的木匠手艺过活,生活清贫,进了老人空荡荡的屋子,才发现他过的竟是这般赤贫。
    门窗虽算严实,可墙着实薄了些,是以屋里冷飕飕的。
    除了漂亮讲究的木桌、木椅、木头架子之外,到处都破破烂烂的,墙根还放着一个刨木头的刨子,只是看上去许久未动过。
    乡下人寻常的桌椅自己也能做,不过是婚丧嫁娶这样的大日子,会请木匠打家具,是以姚三爷平日里也没什么活计。
    三人寒暄了一阵,因着三爷耳朵不好,姚峰大声问“三爷这些日子不忙吧?”
    老人很是开心有人来家里,一边招呼姚峰、姚殊兄妹喝水,一边摇头“不忙!不忙!”
    姚峰等老人落了座,说“阿殊最近画了些小东西,知道三爷的雕工最好,想托三爷给做一些出来。”
    姚三爷笑呵呵道“丫头想要什么?小姑娘们喜欢的木头簪子、挂坠,三爷都能给你雕。”
    姚殊取出了画纸“三爷,不是雕簪子和挂坠,是雕这个,胭脂盒!”
    姚三爷把画纸接过来,边疑惑道“胭脂盒就胭脂盒,怎么还用雕花出来……咦?”
    他自打有记忆起就开始学做木匠,这么些年下来,眼力还是有的。
    姚殊的画清晰明了,上面各样花纹也细致精巧,与小小的盒子浑然一体,仿佛胭脂盒本该是这般模样的,而寻常的普通盒子,在这些相比便显得过于普通了。
    “丫头,这些都是你画的?”他将几张画纸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双眼放着光,“你这小脑瓜子,怎么想出的这么些个图案来?”
    乡下人一般都会简单的木工,姚三爷尤其不同,在于他的雕工。
    只是雕花一事,功夫虽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花样、图案。
    姚三爷一时间捧着姚殊画的花、鸟、虫、鱼,有些入了迷。
    “好,好啊!花鸟虫鱼好画却难雕出神韵,你这画技神妙,竟直接将雕出来的模样画了出来!”
    姚殊笑了笑,她在画里用上了些素描技巧,可不是能画出实物的效果来?
    “三爷,您就说能否雕得吧!”
    姚三爷十分高兴,点头不迭道“雕得雕得,自然雕得!”
    姚殊又问 “巴掌大小的胭脂盒,您一日能雕出几个?”
    老人沉吟了一下,答道“制盒加上雕花,四、五个不成问题。”
    姚殊点了点头“那好。这里有四种花样,劳烦您每样雕十个出来,我十日后来取。每个我给您一百文钱,四十个便是四两银子。”
    姚三爷吓了一跳,赶忙摇头“四两银子?使不得,使不得!这太多了!”
    他一个人生活,虽不种地,平日里买些粮食,一年也花不了四两银子啊!
    “您除了雕花,还要磨光、上漆,费的功夫不小呢!”
    姚殊一边说着,一边给大哥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也帮着劝劝。
    两兄妹在来之前是商量过价钱的,见老人还是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