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漫威小丑降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小丑?小丑。小丑!1万3千字。(1/8)
    希斯莱杰还是菲尼克斯?
    小丑还是黑暗骑士?
    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选择,菲尼克斯和希斯莱杰为了演好小丑,都以非正常人的苦难方式进入角色的精神世界。
    菲尼克斯更多展现了亚瑟成为小丑之前的挣扎和压抑,而希斯莱杰版本因为小丑已是完成时,所以更多展现了小丑对世界的宣泄和对抗。
    从观赏性娱乐的角度来说,希斯莱杰版本的小丑,复仇之火已经在心中燃烧已久,
    所以希斯莱杰的表演会更直接和狂躁,带来的冲击力也会更强。
    从角色丰富层面上来看,毕竟菲尼克斯是绝对主角,所以小丑角色看起来更细腻立体,也有更多角度的表演空间。
    应该这么说,《小丑》和《黑暗骑士》的小丑,处在两个不同表演的舞台,《小丑》舞台更广也更有下沉空间,而《黑暗骑士》舞台虽小,但希斯莱杰的舞姿更为剧烈。
    在dc漫改道路上,《黑暗骑士》虽然是属于诺兰版的蝙蝠侠三部曲,但还是比较基于漫画的故事原版去改编的。
    而《小丑》可以说是dc影业的第一次如此脱离漫画,等于在大荧幕重新定义了小丑的起源,如果你是dc漫画的忠实读者,放心,你看《小丑》时,依然还是能有巨大惊喜感的。
    而且因为dc漫画的小丑几乎都是完成时,所以希斯莱杰版本的小丑,和漫画版更为接近,而菲尼克斯版本的,则更具实验性和独立性,也和漫画版本基本不沾边。
    《小丑》在蝙蝠侠的身世和小丑的关系上,都做了自己特立独行的改编,让人为之一叹,又让人浮想联翩,影片中很多谜团留在了电影之外,给到观众很多的解读空间。
    《小丑》的故事非常饱满,前三分之一虽然有些套路和刻板,但中间开始反转发力,后面三分之一开始走向无界的黑暗,暴力,血腥,价值观天平的失衡,都在最后压向观众,我们通过2个多小时的电影,清晰赤裸的看着急需社会救助的亚瑟,彻底沦为精神疯癫毫无人性的小丑。
    观影感受聊完,我们分章节来上正菜,深度解析影片亚瑟变成小丑的各个层面,所以接下来会涉及剧透。
    但我想说的是,《小丑》是一部即使知道了剧情,依然能让人沉迷的作品,甚至,看完我的解析,你再去看电影,你可能更能体会这部作品的能量。
    小丑初次登场
    影片开始于亚瑟怀揣着单口喜剧人的丰满梦想,但现实却是亚瑟在简陋的集体扮演小丑的化妆间,准备街头卖艺赚取微薄的收入。
    广播中放着民风淳朴的哥谭市,正处在混乱的边缘,人们无心工作。
    在化妆间的每一个人,都是小丑,把自己的悲伤掩盖在白色粉末小丑妆背后。
    相比于其他人,亚瑟此时面容更为憔悴,他用手强行扯开自己的嘴巴,狰狞的让自己强行欢笑,此时亚瑟一滴眼泪交织着眼妆流了下来。
    在街头,亚瑟扮演着小丑,为一个快倒闭的琴行拉生意,结果却被一群未成年的小混混戏弄殴打。
    亚瑟有病,他正在接受着心理咨询治疗,还吃着7种混合药剂,来稳定着自己的情绪。
    甚至他还得了一种不自觉的颠笑症,随时随地就能放声大笑,在公车上,亚瑟逗笑一个小孩,却被小孩母亲排挤,结果颠笑症发作,即使小孩母亲通过小卡片知道亚瑟病情,却依然像看到怪胎一样避之不及。
    在家中,亚瑟还有一个精神状态同样病态的母亲潘妮要照顾。
    这就是亚瑟所处的现状,让我们回到影片一开始的疑问,亚瑟在梳妆台为何哭泣,为何看起来心力憔悴,或许在影片开始之前,亚瑟遭遇了类似小混混的殴打遭遇吗,可能这些遭遇对于亚瑟来说,已经都是家常便饭了。
    又或许,亚瑟正在遭受着精神的折磨,但影片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电影开始之前,亚瑟怎么了。
    咱们先说结论好了,《小丑》的解读空间和角度有很多也很广,影片充斥着幻觉和现实,过去现在未来时间交错,这些就像电影开始亚瑟的眼泪一样,我们找不到答案,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
    所以在这里,我选择相信影片所比喻的,是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丑,这个小丑代表着压抑,无序,暴力,傲慢,混乱,癫狂,仇恨等等所有人性的负面和恶。
    而亚瑟的精神状况和周遭的经历,正在让亚瑟心中的小丑慢慢苏醒。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小丑》最早的第一支根本不算预告的先行片段吗,只有短短几十秒,亚瑟站在黑暗中,期间一层层光影飘过,光影中是小丑的投影,最后亚瑟变成了小丑。
    这似乎也在暗示着亚瑟是一位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而分裂出来的,正是小丑,当然,这里探讨的人格分裂是隐形的,就像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鹅》中的角色,白天鹅与黑天鹅互相纠缠和成就。
    在《小丑》中,亚瑟和内心的小丑也有着对抗,共生,分裂的关系。
    影片开始的亚瑟,还算正常,他极力想争取社会的认同,想制造欢乐去换取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