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比天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九章 义民楷模(1/2)
    接下来几天,一切正常。
    张氏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女鬼再没有出现过,母鸡照旧不生蛋,方觉摸黑蹲茅房。
    三里小县无秘密,方夫子义救张氏、勇斗水鬼的故事,成为最近全县第一大瓜,哪哪都有人在议论,并且演变出各种奇葩版本,传遍了郭东县大街小巷。
    胡大夫的医术果然极为高明,三四日的功夫,张氏竟然就能下得床来,带着小六子一块,提着一大篮子鸡蛋,上门感谢方觉的救命之恩。
    方觉本不想收,小六子家实在太穷,这篮子鸡蛋对他家而言,是笔很大的开销,张氏又大病初愈,正需要补充营养。
    但转念一想,还是收了。
    凡事皆有因果,善恶应该有报,
    自己受到张氏漂洗之恩,便救了张氏一命,这是报恩;
    张氏被救了一命,千恩万谢,送来一篮子鸡蛋,也是报恩。
    恩有大小,报恩有轻重,
    洗衣、鸡蛋、和一条人命,分量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但只要尽力而为,无愧于心,双方都心安理得,不亏不欠。
    甚好!
    至于张氏还要拖着没有完全康复的身体,帮方觉洗脏衣服,这事方觉就不能同意了。
    交给了小六子。
    只是有一桩麻烦。
    自从发现女尸之后,县学的孩童们放学就不肯回家了,叽叽喳喳的围上来,非要夫子给他们讲‘妖怪’的故事。
    “夫子,妖怪真的会吃人吗?”
    “夫子,我听人说流花河里还有水鬼,以后我们还能不能去游水啊?”
    “夫子,那个女鬼有没有变化,和你大战三百回合?”
    “夫子,妖魔中有没有好人呢?”
    “笨蛋,妖魔都是吃人的,哪有好人!夫子我说得对吧!”
    “对啊对啊,若不是夫子出手,张老太都已经死了。”
    “可是我半夜常听我爹在隔壁卧房中,说我娘是个妖精,简直要人命,可我娘从来不害人的……”
    方觉倒也不觉得厌烦,反正他的工作就是教书,
    于是,把上辈子听说的几个著名妖怪传说,删除了些儿童不宜的情节,当故事讲给他们听。
    “地不可考,时不可考,只传说,有一小县,名叫郭北县,在小县郊外,有一处破庙,唤做兰若寺,荒废已久,无人前来上香礼佛,渐渐便成了一处乱葬岗,当地百姓皆传闻,这兰若寺中有女鬼出没,害人性命;
    这一日,有个上京赶考的书生,经过郭北县……”
    ……
    ……
    又过了两日,县衙里传出消息,女尸的身份已经查明,是上游绩县的一家富户小姐。
    白浩正在和对方县里联手调查,此案是否有凶杀等等隐情。
    虽然尚未结案,但县里先表彰了杨二郎见义勇为的好行为。
    不是发钱,
    白县令亲笔写了个四个大字义民楷模。
    让差役吹吹打打,送到了杨二郎家。
    这可把杨二郎嘚瑟坏了!
    他家卖肉,算是富户,日子过得宽松,不怎么缺钱,但吃亏就吃亏在没文化,一个屠户,没啥社会地位,比农民还不如,常常被人取笑。
    所以他才非要送孩子去读书,稍稍读不好,便是一顿‘这么这么宽’的竹板子。
    有了县令老爷这幅字,杨二郎顿时腰杆直了起来!
    不识字咋滴了?
    看见没,县尊大老爷,都说我是义民,还是楷模!
    你们都跟我学着点!
    花钱请人裱起来,挂在肉铺后的家里正堂,听杨生说,每天回家,他爹都要他对着这几个字上香。
    看样子,是准备当成传家宝传下去的。
    杨二郎不读书,却是个明白人,没有方觉,他这个义民,哪里有机会去展现‘义’,更不要说成为县令亲封的楷模。
    于是,方觉又收了一份重重的礼杨二郎背了一大筐子猪肉来,什么肋条、五花、猪头肉,足足四五十斤。
    这可难为了方觉。
    这么多肉,哪里吃的掉?
    天又热,容易坏,只能腌起来。
    于是只能自己贴钱买了几大罐子盐,撩起衣角扎在腰带上,蹲在院子里忙活,
    老母鸡还以为有什么好吃的,站在边上伸长脖子,啄了两下,发现这玩意好像不对胃口,又扭着大屁股回到屋檐下乘凉去了。
    ……
    ……
    这日,县学放学后,孩子们又不肯走,在方觉身边围坐一圈,
    一个个像嗷嗷待哺的小鸟一样昂起头,眼中充满了八卦和求知欲,等待着‘倩女幽魂’第三部大结局。
    申时一刻放学,一直拖堂到了酉时初刻,方觉才讲完最后一段。
    把戒尺在掌心中轻轻一拍,笑道“正所谓善恶未必报,人心却分明,何为善恶,如何为人,还需得你等多读书、长见识,才可分明。今日到此为止,各自回家去吧。”
    下面的学生却意犹未尽,嚷嚷着夫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