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打榜从大唐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四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1/2)
    在李飞的武力和牛柱的威胁下,程瞎子老老实实的讲了事情的经过。
    三天前,潘一刀找到了他,让他帮忙找一个一般人认不出来的字,程瞎子可不敢得罪潘一刀,便给他写了一个。
    程瞎子虽然落魄,却也是考过童生,正儿巴经做过学问的,加上后来又干测字这一行,认识的古字自然不少,这字他保证九成以上的秀才都认不出来,更别提童生了。
    然后潘一刀便叮嘱他这三天不要换地方,到时给自己做个见证,如若不然,便让他尝尝拳脚的厉害,又丢给他五十文钱,便离开了。
    程瞎子怕啊,又有钱可拿,自然也就应了此事,后面的事情,李飞便知道了。
    果然和自己想的差不多!
    松开踩在程瞎子背上的脚,李飞冷声说道
    “程瞎子,当初你落魄,还是我父亲给你出的主意,让你在永宁坊里摆个字摊,你才能活下去,现在你算是出卖了我,你良心狗吃了吗?”
    程瞎子爬了起来,哭丧着脸说道
    “我记得你父亲的恩情,但那潘一刀可不好惹啊!我这身板,连他一拳都吃不下!当初我也不知道他做局害的是你,等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知道你是被他所迫,皮肉之苦就免了,但你还是帮着做了恶,惩罚是少不了的!”
    说完,李飞回转到程瞎子的摊子上,把他摊子上的笔墨纸砚,摊子下面的所有存纸都搜了出来,一并打了个包袱,背在背上,然后对程瞎子说道
    “这些东西,就当是赔给我的了!你身上的钱,和潘一刀给你的五十文我就不要了,你再置办一副就行了。当然,也就这一次,如若让我知道你再帮人为恶,那你的眼睛,就等着真瞎吧!”
    说完,便转身离去。
    牛柱瞪了他一眼,一脚踹翻摊子,跟着李飞离开。
    程瞎子恨恨的看着李飞,却无能为力。他倒还有几十个铜钱,但笔墨纸砚一套下来,这些钱可置办不起啊!
    年轻人,不讲武德啊!
    牛柱跟着李飞,边走边疑惑的问道
    “飞哥,你拿这些纸干什么?”
    “自然是写东西了。”李飞解释道。
    “那为什么不干脆让程瞎子写?他的字可比你的好看多了!”
    李飞无语的看了一眼牛柱,这哥们就不知道说的委婉一些吗?
    不过看着牛柱那憨厚脸,李飞放弃了帮他改改说话习惯的打算。
    习惯就好……
    “因为我要做的事情必须保密,若让程瞎子知道,保不齐会透露出去。我家就那三间房,又不好安置他,还是算了。何况反正要写的字不复杂,只要大家懂就行。”
    牛柱从李飞手里接过包袱,一边背在自己身上一边继续问道
    “那现在咱们做什么?”
    李飞想了想,说道
    “咱们去看看咱们永宁坊的好吃的!”
    永宁坊位于城西南角,在长安三十六坊里,算是靠后的坊区,居住的主要是普通百姓。
    正因为如此,在永宁坊里卖的,大都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的家常小吃。
    像包子,汤饼,胡饼,馄饨等,在这里都能找到。
    做小吃的,部分是自家有铺子,大都是用自家的院子搞的门面,也有部分直接挑着挑子,边走边吆喝边卖,也算是一道风景。
    记忆里的李飞对于永宁坊的小吃并不关注,但今天一走,他才发现,没想到永宁坊里竟然有这么多古代的特色小吃。
    常见的刚才已经提过就不说了,这里竟然还有卖寒具(馓子和麻花的前身,油炸食品)、毕罗(馅饼)等一些李飞以前压根没见过的食物!
    看来,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啊!
    看了自家附近一圈后,李飞把重点放在了七家店铺和一个挑着担子卖肉夹馍的老人家身上。
    这七家店铺,除了冯家的包子外,还有陈家的饺子、朱家的汤饼、何家的鱼脍、韦家的馄饨,柴家的锅盔以及范家的甑糕(用枣和糯米做成的粘糕)。
    冯家的包子留在最后,李飞先去了陈家的饺子馆。
    陈家饺子馆开在临街,距离李飞家不过两三百米远。
    陈家的当家陈文正四十多岁,比李飞父亲李讯年纪还大些,也认过几个字,不过靠那个是无法养家的。
    好在家传饺子手艺,便在五年前在永安坊开了饺子馆,虽不能大富,却也能糊口。
    陈文正和李讯相识,当初关系不错,不过李讯身死后,来往就少了。
    此刻不是饭点,饺子馆里没客人,陈文正看到李飞进来,招呼他坐,不等李飞说话,便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说道
    “飞哥儿啊,我和你父亲是朋友,按理说这事我应该鼎力相助。这里有四百文钱,是我这一年的积蓄,你拿去,先应个急!”
    听陈文正这么一说,李飞还没来得及说话,里间帘子一掀,一个妇人钻出来,李飞认出来这是陈文正的妻子李氏,只见她把陈文正拉到里屋,面带怒意压低嗓子的说道
    “你怎么就把钱给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