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措再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章 夜宿拉孜(1/3)
    如果不是实在憋的受不了,秋澄绝对不会在野外上厕所,而且在露天的情况下。
    这讨厌的地方,十公里都找不到一个干净的公共厕所可以使用。
    不过,没办法,谁叫这里是西藏。
    想要在西藏建起完善的公共厕所,并形成良好的维护管理体系,恐怕比登珠峰还要难上百倍,更别说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乡下了。
    还好,人类强大的适应能力,让秋澄在来西藏的第四天就已经跟这里的藏族一样,脸皮红也不红的四处“施肥”。
    “施肥”这个词,是陈然笑着说的,来了西藏除了肥料其他最好还是不要留下。
    当秋澄拍打着羽绒服上可能沾的草籽,施施然从桥下走出来时,陈然正举着秋澄的相机站在萨迦桥旁的一块巨石上拍照,姿势古怪而好笑。
    不过也无所谓,以前几天对陈然技术的了解,姿势的难受程度与照片的美丑毫无关系。因为,陈然拍的照片已经不能再难看了。
    此刻,夕阳西下,在远处天与山相接的地方,白皑皑的山尖被照得金黄,映着“凹”字形的山峰,很像古代黄灿灿的金元宝。
    从那排山到脚下,再无任何遮挡,一片空旷。原野上都是半黄不黄的草地,围着一洼又一洼大大小小的水坑,长满了低矮的芦苇、杂草和带刺的灌木。树木只有零星的几棵,还低低矮矮的挂着光枯的枝桠,和林芝郁郁葱葱的景象完全是两个极端。
    周边除了刚过去路口的指示牌和不远处的电网铁塔,再就是公路,算是仅有的人类活动的痕迹。至于村庄,不知道是不是藏在远处一小片树木的后面。
    于是,风肆无忌惮地刮过来刮过去,从每一个角落到每一处缝隙,顺着衣服上每一处孔洞,直达已经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身体。
    也许真的感受到了那股凛冽,寒毛瞬间根根直立,脖子带着脑袋忍不住颤抖了一下。
    来之前谁能想到,这居然已经五月份了,在内地都已经短袖短裤的时节,在这里还要裹得严严实实。就算这样,到了晚上,小风拂动,都想再加一层衣服,还得是羽绒服。
    就这样,好多年都没穿过秋裤的秋澄,新奇而又不情愿地跑了好几个商场,最终还是在网上买了一条勉强看得过去的秋裤,小心地保护着遇冷就起鸡皮疙瘩的双腿。看来瘦有时候也不是好事,在寒冷的地方还是脂肪顶用。
    风景很美,萧瑟的苍凉,不过还是在车上看吧。至于陈然,爱拍就让他拍吧,秋澄决定等会儿找个合适的角度再补拍一张就好。或者,大不了多费点劲把陈然拍的照片拿回去修一修,兴许能用。
    没等喊,陈然也抖抖缩缩地上了车,先打着火,把空调的暖风调到最大,才不停地搓着双手在怀里暖一下,又在风口吹一下。此刻才略有后悔,刚才送刘希到日喀则火车站的时候,怎么没灌一杯热水。
    不过也还好,陈然一直自诩自己阳气充沛、耐受力强,很快手心便恢复了温度,灵活地转动着手指,驱赶关节残存的寒气,对秋澄说道“我们出发吧。”
    秋澄系好了安全带,伸展十指,把依旧冰冷的双手放在暖风口上吹着“好啊,还有多长时间到?”
    “不知道,等会儿看吧,反正今天是到不了定日了。等会儿看能到哪就哪,最好还是不赶夜路。”陈然没有看导航,一来今天没有固定的目的地,二来也没看的必要,沿着318国道一直往西就行,没有任何的岔路。
    秋澄笑笑“好。”然后一边翻动双手,一边望着渐渐日暮的窗外。
    现在已经下午八点多了,在上海和内地的大部分地方早就天黑了,也就在祖国的西边,远方的天还有一抹蓝色,蓝得发黑。拉萨和上海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日喀则还在拉萨的西边,应该时差更多吧。
    更何况,今天一天基本都是陈然在开车,应该早就疲惫了。除了过机场的时候跑了一段平整空荡的高速公路,其他时候,国道都是临崖临江路段,崖是高耸的光秃秃的雪山,江是汹涌澎湃的雅鲁藏布江。甚至,经过了很多泥石流冲垮后的路段,正在紧锣密鼓的抢修。
    对于这样的路况,刘希还胆大的开了一段,秋澄这种能把车放快报废的人一步也不敢开。
    按说这么劳累,在日喀则送刘希坐火车的时候,就应该停下来休息一晚再出发。秋澄也是这么想的,更重要的是想逛逛日喀则,这个西藏第二大城市。
    只是陈然早已做好了计划,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明天还要去珠峰,最佳时间是早晨,那时候云层会少些,能够很清晰地看到山顶和周围的山峰。如果在日喀则住宿的话,不但到珠峰的时间会晚,恐怕也很难在天黑之前赶到下一个县城。再说,日喀则市区又没什么好看的,晚上又看不了扎什伦布寺,浪费时间干什么。
    秋澄有些不满,对陈然来说,日喀则可能真的没什么好看的,毕竟他在西藏已经呆了一年,很多地方都走遍了。
    但对于秋澄来说,第一次来西藏,所有都是新鲜的,哪怕是日喀则街头卖的自酿的青稞酒,也买了用大可乐瓶装的一瓶。味道酸酸甜甜,带着浓郁的青稞麦芽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