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物业经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六章:风雨过后必定是彩虹(1/2)
    一
    周二的早上6点半,李荣友接到了医院总务处张处长的电话,今天,国检组要检查医疗口,市卫健委要求所有的医院都要准备好,国检组不确定会去哪家医院,但也不确定不去哪家医院。
    李荣友在最短的时间内,在群里发了通知,把该布置的工作全部都布置好了,然后,他不放心的地方,他亲自去来回巡视。
    黄克带领的几个临时的应急处置小分队的队员也在8点前,全部到达了工作岗位。
    所有的人都严阵以待。
    迎检工作是医院物业服务的特点。
    各个级别的检查组,还有其他部门的考察组,其他医院的参观组等等等等。
    有提前通知的检查,有临时不能通知的检查,还有虽然明明知道有检查组但却不能确定什么时间才能来检查的检查组。
    国检,肯定而且也必须是所有检查中的最高级别,没有之一。
    物业的现场服务在很多时候,都承担了相当大的工作。
    现场环境是被检查单位的一张脸,而门诊是医院这张脸的核心部分。
    李荣友几乎在每次检查来到之前,都会在门诊盯着,今天也一样。
    然后,他就在门诊门口看到了黄克和另外一个小伙子分左右站在门口,笔挺笔挺的。
    他向黄克微笑一下,投去感激的眼神。
    黄克也微笑起来,把身板挺的更直。
    黄克和另外一个小伙子的站在门诊门口的行为,行业中叫立岗,为的是给医院门诊的这张脸再添光增彩。
    一般而言,医院不会特别强调李荣友在迎检的时候立岗,这个有故意为之的嫌疑,但像今天的国检,立岗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从进入医院开始,在门诊门口看到了特别帅气的两个小伙子充满精气神的站在门口,穿着崭新的小分队特训服,像两座门神矗立在那里,任谁的感观都是亮眼的。
    李荣友比较满意。
    二
    门诊里面能够让人亮眼的地方,就是导医台里和各个窗口和自助机面前忙碌的导医们。
    导医的作用是引导和分流就诊的医患及医患家属。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公立医院都是人满为患的,不论是门诊还是住院部。
    导医的作用就是让人满为患的门诊的就诊秩序能够不乱。
    在医院里的人群,一般分为两种人正常的人和不正常的人。
    正常的人就是医院里的医护工作者、物业服务人员和陪伴病患就诊的家属。
    不正常的人就是病患。
    但凡是生了病的人,情绪会有或多或少的波动,焦虑几乎是标配,所以这群人就特别需要有人来服务他们,平复他们的焦虑。
    导医因应而生。
    一般医院都会把导医服务拿出来,交给物业公司,由物业公司完成这项工作。
    对于导医的要求,能够是医护专业毕业的最好,这样她们就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于病患进行初步的预诊和引导。
    当然,年轻漂亮还是必要的。
    导医一般都是女性。
    鲜艳的着装,得体的微笑,婀娜的身段,靓丽的面容。
    面对这样的人为你服务,病患是会打消一些紧张的情绪。
    李荣友喊住了门诊导医班的班长张佳慧。
    张佳慧是本地的姑娘,本来是来医院应聘护士的,可能是业务不过关,没有应聘上,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物业公司的导医工作。
    张佳慧和李荣友一样,在医院工作快三年了,因为工作态度很好,被李荣友提拔为导医班班长。
    物业项目里的班长是不脱产的那种,平时协助主管进行班组的管理。
    李荣友让张佳慧把医辅部的主管安静叫来。
    在李荣友的项目,医辅部分为导医班、导梯班、医护辅助班三个班组。
    导梯班是负责医院所有的客梯引导工作和职工电梯的分时段管理工作。
    医护辅助班是负责在病区为护士站临床以外的一些琐碎工作。
    三
    李荣友不怎么喜欢安静,不是工作能力的问题,而是安静和医院分管医辅部的领导走得过于接近,有些该讲和不该讲的话,她都会不分场合的向医院领导反映,有时候,会让李荣友很被动。
    李荣友一直想把安静换掉,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
    甲方就是甲方,乙方就是乙方,这是李荣友一直都在项目管理上强调的方针。
    这种界限之分,在当下的大环境中是有客观的必要性。
    物业的现场管理工作首先是需要专业性的,尽管在外人看来,这种专业性很小很一般,一般人都能胜任,其实不然。
    术业有专攻。
    理论和实践,是区别物业专业专业性的两个方面。
    很多物业从业人员对于不专业的甲方领导,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共识
    他们喜欢用他们的业余来挑战我们的专业和敬业。
    这不是一个大不敬的态度,而是一种无奈。
    李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