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这长世一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二章 洛氏(1/2)
    烛光微弱暗淡,阴凉而简单的房间。
    房间一角,两人尚可合抱的木桶,水汽渺渺升起。长湘散着发,坐靠在木桶里,
    浓黑的长发在水中轻轻浮起散开。幽黑的眸子一片静默、无神,她缓缓向水下沉去。突然,她猛地向上一升,双手从水中捧起一堆水狠狠地拍向她的脸。
    “啪……”、“呼……”水声不大不小,却刚好让人完全冷静下来。桶里热水很多,水漫至她的肩头上。她闭上眼,慢慢的、慢慢的往水里沉进去………
    许久,长湘从桶内起身,水珠从身上划落而下,出了木桶,赤着脚向一旁的木桌走去,桌面上有一个包袱,她小心解开。一套白质绸衣裳,和几个药瓶。
    她说那是以前她穿过的衣裳。长湘轻弯下腰腰,将衣裳轻抱于怀中。
    几个小药瓶静静的躺在被解开的包袱里。而女子本该白嫩无暇的背上,一道暗红而粗大的刀疤从左肩延至右腰处。
    …………
    “洗好了?来喝粥吧!”看见长湘走进来厨房,伊若将粥舀在碗里,端放在台上。
    “嗯!”长湘走过去,捧起碗,舀来一勺。
    粥很稠,放了盐,散发着一股浓浓的米香。
    长湘已经把湿漉漉的长发用长绳扎起。她穿的是一件白衣裳,也很适合自己,在浓浓的粥香中又隐隐有淡淡的药香萦绕在她鼻尖,经久不散。
    她们两人安静吃着。
    ……
    “夫人,到宅子了。”念恒的声音在车外响起。
    长湘睁开眼,视线环绕了一下车厢内。随后起身轻抓起衣摆,走出了车厢,搭着念恒的手,踩着马凳,走下马车。
    “夫人!”看见长湘下车后,身侧不远处的一个淡白色衣裳的侍女向前走两步,恭敬弯腰低头,那是念雪。
    “嗯!”长湘看着她,点了点头。
    这是一条宽大的青石路,路面很整洁,路上很是冷清,没有路人行走过。
    这是柳垕巷,这条巷子横贯了京城,也称世家巷,它离皇宫只有两条街的距离。
    在这条巷子里,随便指着一个宅子,那都可能是百年的世家宅院。
    天盛王朝建国已有二百多年了,而柳垕巷里最古老的世家谢、萧氏家族已经有七百多年了。
    有几个仆人恭敬的立在朱红色的大门两旁,长湘没有马上进去,她抬头,静静地看着门上的那块匾。
    那是御赐金匾,上面写着“伊氏”。
    伊氏世族,天下闻名的医药世家,一个可以流芳百世的家族。
    然而,伊氏世族主事的家族却是“洛氏”。
    《伊氏族谱》有详细记载
    “天盛王朝刚建国创大业不久,淮南、陇南一带忽遭天灾,洪水泛滥,瘟疫突起,流民四散,民不聊生。
    彼时天盛刚立,忽遭此灾,谣言四起,大厦恐将倾。
    危机之时幸有医者伊湘仁心仁术,将瘟疫控制、医除。
    当时太祖知闻这个消息,大喜,感其仁德,当即开了先河,赐医师伊湘为一品女君,赐号“安仁”,赏封地伊湘所居地陇南近湟谷一带为封地,囊括其所居城,赐名“伊城”。
    帝赐匾——“医者仁心”。
    其弟子温州洛氏遗女洛翎音,将其之前所居的医阁挂上“伊氏”的牌匾。
    后伊湘将其封地等交由弟子洛翎音掌管,远游天下,不见所踪。
    之后,洛翎音振兴了洛氏,成了洛氏的族长,并继承伊湘的医术,备受皇恩。
    在一次治好太祖顽疾后,不敢居功,坚持自己这一身医术皆为恩师所授,希望太祖应赐功于师。
    帝感其诚,大喜。下旨伊湘的”一品安仁女君”浩命准许起伊氏子孙世袭。
    然世事变迁,伊氏无人可继,在经百年动荡沉浮中,伊氏、洛氏也渐渐被世人合称为“伊洛氏”。
    不过,伊洛氏族长当为伊氏后人的这一规则却是不知何时继承了下去,并被天子认同。
    “师父的后人总有一天会持着太祖圣旨和洛氏的家主令回来,让她当族长!”这是洛氏祖先洛翎音留予子孙的嘱咐。
    ……
    长湘看了那块匾两眼,才徐徐走进那扇大门。
    一个由洛氏统治了二百多年的家族,忽然来了一个外人,而那个外人却是族长,他们怎么做,世人怎么看,那都已经不重要了。
    一位女子来担任伊洛氏的族长对洛氏也是一件好事。
    宅子很大。
    有些暗的房间里,窗帘早早被合上,这是她的房间,旁边是书房,念恒、念裳她们正整理着她这几天无聊打发的书籍。
    长湘在一旁坐具上静静擦拭自己的短剑。
    瞥见了几个人将物品收拾完后,长湘才抬眸看过去不急不缓的开口吩咐道。
    “念雪你在这将这京城的简单告诉我吧!念裳、念恒你们去忙吧!”
    “是!”念恒、念裳向门走去,期间皆不忘传给了念雪一个小眼神。
    “夫人,陛下这几天时常头痛突发,招了几次药谷的太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