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兄弟欧阳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三十五章 文无第一 各自精进(1/2)
    我与兄弟再折腾回到长安宫中,已经是两个月以后。
    在弘文馆内,冯承素已经做好了双钩填墨本的兰亭集序,李世民将这些精美的复制品分赐近臣,虞世南、褚遂良也认真临摹此帖很多遍,分别拿出了自己最满意的版本呈给了李世民。
    知道我兄弟办完事回来,基本没办砸,李世民便也不再说什么,只是下旨让我兄弟也来临摹此帖。
    与以往不同的是,我兄弟临摹此帖时,在帖前端坐了许久。
    他一辈子写字,到了老年,无论是什么书体,基本信手拈来,所以之后才有“八体尽能”之美誉。
    可是这一次,他愣愣地看着兰亭集序微微泛黄的蚕丝纸上的字,不知在想什么。我看着他,只觉得他的思绪、甚至灵魂,都被旁边袅袅升起的炉烟香带去了远方。
    再下笔时,他埋头书写,笔意极其流畅,从头至尾竟没停留一处,直至收尾一气呵成。
    几日之后,他推说身体不适,叫我帮他把这真迹和他的临本送入宫中。我兄弟也爱拧着劲儿,在兰亭集序的事情上,他不愿意见李世民。
    其实我也不想去,但是没办法,便找管事的约了个时间进宫,低着头把两张帖呈给了李世民。李世民身边向来围着他班子核心成员,在他身边叽叽喳喳地好不烦人。
    “欧公身子如何了?”李世民看着帖,随便一问。
    “偶感风寒……这几日不能起身。”我低头道,心里却想着他早上还在家中牵着儿子玩,那举手投足起码比我这老头要利索。
    李世民却忽然不语,我低着头等了很久,听不见他回应心虚,便抬头瞄了他一眼,只见他盯着手里的帖,聚精会神。
    他的班子成员也都伸着头,去看他手中的帖,竟然都不说话了。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难道他们要挑刺?一想到这,我忽然浑身紧张起来,竟也不低头了,就直接挺直了身子盯着他们看去。
    过了良久,李世民才深深地呼出一口气,轻声道“这个欧阳询,的确是书艺超群。”
    他身后的班子成员并不说话,倒是魏征说了一句“此临本乃最佳,气韵竟与原帖已无二致。”
    李世民又仔仔细细地看了几遍,才吩咐下人道“此临本刻碑,立于宫中!”下人领命拿着临本走了。
    李世民缓缓向后靠在椅子之上,叹了口气道“如此书艺奇才,却是那样的性子,朕不能与他畅聊书法,可惜。”
    “陛下,‘欧虞’能得一人伴随左右,已是难得了。况欧公也在朝中听差,要写什么吩咐他做便是。”魏征劝道。
    李世民忽然抬头看着我道“你刚才说他这几日病得不能起身?”
    “哎……啊,是,是的。”我忙说“想也是为临这兰亭集序,殚精竭虑过度……所,所致吧。”
    “传太医去看看。”李世民又吩咐道。
    出了宫我忙不迭地往他家跑,可得让他装病躺好了,别太医上门看着他活蹦乱跳又来个欺君之罪。
    关于我兄弟这块刻碑的兰亭集序呢,原来就立在这唐学士院之中。可是战乱之后几经易手,经历也是离奇坎坷,没办法,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好东西,估计都想扛回家去练练字。现在仅仅剩下当时的拓本残片,一般这个版本叫做“定武兰亭。”
    因为兰亭集序的临本之事,朝中便有人议论这“欧虞”谁更高一筹之说,毕竟虞世南师出正统二王一脉,且书风一辈子都没有变过,为何临这兰亭集序不如欧公呢?其实这个话题真的挺尴尬的,尤其是这两个人都已经是顶级的书法大家的时候,却要因为同时临摹了某个作品被人评论指点。
    在弘文馆养老院内,我兄弟听此却道“虞伯施字是写得极好的,但是他这一辈子没把心思都专精在这书艺之上,尤其是近年,跟着圣上四处奔走,又哪里还有精力再研究写字呢?”
    “所以你也觉得他临的兰亭集序的不如你吧。”我问道。
    “若只学一种书体,一脉文法,便无论如何也无法超越前人,这便是伯施临王帖的吃亏之处吧。”我兄弟说完,想了想,又笑道“人家才情胸襟远在我之上,本来这志向也不在写书,这世间人就是嘴碎得紧。”
    此时褚遂良还在屋内写字,似乎全然不顾我俩的说话,全神贯注地投入进去。
    我兄弟便起来去看了看他写的。尔后指着对我说道“你再来看看现在他写的,那杀戾之气就小多了,反而笔划华美。”
    我便凑过去看,的确如此,此时褚遂良的字好像脱离了之前的北方朗硬的书风,写着楷书的时候也有着牵丝连带,而且笔划粗细对比强烈,上下起伏,有婉约之感。
    “这便是上行下效了。圣上最看重二王书风,于是这书者便也深究那魏晋南帖的志趣了。”我兄弟道。
    褚遂良此时正好写完一篇,他放下笔,甩了甩手腕,呼了一口气,才道“我观您临写的兰亭集序,方知这王氏笔法之变化多端、之精妙,现今便也想将这笔法用于这楷法之中。”
    好像自从他被虞世南“教育”了一下后,他的态度谦虚了不少。之前他觉得在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