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道门女名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一章 传授技艺(1/1)
    吃了一顿3年以来最丰盛的一顿晚餐,云一觉得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所以为了让以后的日子都过的像今天这样顺心,她还需要继续努力才是,马甲嘛,多穿穿就习惯了。
    第二天一早,青云观的大门就被拍的震天响。
    打开观门一瞧,门外已经或站或坐的聚集了许多人,清河一问才知,这都是得到杨县令通知后前来学习造纸技艺的匠人们。
    有专供朝廷的匠人,有世家大族的匠人,除了一些本地的匠人,还有零星几个来自别的县城的匠人。
    观里突然来了这么多人,大家一时有些手忙脚乱。
    云一默默的去了麻纸打算让阿云师兄来做登记,众人见着云一拿出来的麻纸,全部都不自觉地聚集了过来,还好清河发现的及时,否则可能就要发生踩踏事件了。
    清河让阿苦师兄先去安排众人的房间分配安置好匠人们带来的行李,然后让阿云在大殿等匠人们安置好后一一进行登记。
    昨日跟着众人一起回来的去病师兄也在一旁帮忙收学费与食宿费。
    昨天晚上吃完丰盛的晚饭后,清河还与众弟子们商议了下分工事宜。
    考虑到接下来观里事忙,所以去病师兄和去苦师兄都跟东家告了假,暂时回观里帮忙了。
    现在观里最闲的人又成了云一了。
    因为在他们看来,纸是云一发明的,虽然云一多次解释说是自己无意做出了的,但是前来学习技艺的匠人们还是坚持称呼她为小先生。
    要不是她一再坚持,他们本来是要对着她行拜师礼,以后都要叫尊为师傅的。
    好在清河也帮着云一推辞一番,匠人们才就此作罢。
    只是无论如何都要称她为先生,考虑到云一实在年幼,便在先生前加了个小字。
    因作云一实在是年幼,所以平日里都是清河带领弟子们教匠人们造纸,云一偶尔溜达过去看看的时,匠人们都会躬身行礼称上一声小先生,所以云一便慢慢的不爱去造纸坊那边转悠了。
    说起造纸坊,也就是清河圈了后山靠近小溪边的一出空地,在那里请人建了一排房子,用作造纸,同时也用作给前来学习造纸的匠人们进行学习操作的地方。
    清河不仅传授他们用麻如何造纸,还提出尝试用其他木材的皮和竹子来造纸的想法,让众匠人们一起尝试。
    清河的这个想法还是来自于小弟子的提醒,小弟子说她原本想着用树皮来做,因为她发现每次砍下来的树枝都是皮那里容易连着不算,而且剥下来的树皮还可以划成一片片的比麻还细。
    于是清河便想着看能不能用其他的树皮来造纸,能不能用竹子来造纸,因为竹子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
    一棵树需要很多年才能长成,但竹子不是。
    云一见目的达成,便又回到山门前,带着面纱与前来上香的香客们闲唠嗑了。
    竹子是能造纸,但是具体怎么造她也不知道,她也只能给个目标,具体能不能实现,就要看匠人们自己了。
    如此过了2个月,第一批学习的匠人已经学成要离去了,其中有两个匠人研究用其他树皮造纸正在紧要关头,便决定继续留在观里一段时间。
    杨县令也派人来通知说第二批学习的匠人已经在途中,预计就在这几天内到达。让青云观做好准备。
    如此反复,一年后,基本上全国都知道麻纸是出自青云观的了。
    来自全国各地的匠人们学习了麻纸的制造方法,回到他们所在的地方后,开始建立一间间造纸坊。
    除了刚开始麻纸上市的时候,因为产量的问题价格居高不下过一段时间,后来随着造纸坊的增多,麻纸的产量提升,麻纸的价格也随着降低下来。
    虽没有降到人人都能用得起的程度,但是贫苦人家的读书人做在学问的时候,也是可以买得起一刀两刀的用了。
    于是众多读书人写了些诗词夸赞青云观仁义,有大道之风。
    青云观一时之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观里的香火也越发旺盛了起来。
    有些世家大族们还捐了钱财来重新建造青云观,连山门前的土台阶也全部都铺上了青石板。
    很多云游的道人也喜欢来青云观落脚休息了。
    云一这一年也将这个世界的文字学了个七七八八,只要不是过于生僻的字,她基本上都认识了。
    清河非常惊喜与云一的聪慧,没想到在他一把年纪之时,还能收得一位如此聪慧的小弟子。
    清河自觉要好好保重身体,如此聪慧的小弟子,他需要好好陪着教养长大才行。
    再加上青云观现在香火鼎盛,收入富足,他也就放心的在餐食与生活上放的宽松些,观里又新招收了很多想要学习技艺的弟子,所以并不需要他事事亲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