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银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百五十一章 云南沐府(2/2)
大理府、曲靖府、永宁府等要地,每六十里置一堡,安置军士,进行屯田,使兵卫相属,道路易通,无事则分兵驻守,有警则合兵剿捕,决不“分兵散守,深入重山”。镇守期间,虽多次发生部落酋长叛乱,但由于沐老英雄开谕在先,用兵在后,常常是出师未战,叛酋即惧而请降。老英雄不嗜杀戮,罢兵而抚其民,久而久之,恩威两播,声名大气,威震遐荒。这也就是,沐家从上至下、沐家军从上至下,乃至明廷上下,对老英雄敬重备至的原因。关于这点,前有沐老王爷传承精神,今有沐家长子沐云,承其精髓,虽不苟言笑,却好贤礼士,对士兵爱惜有加,从不滥杀无辜。
    其五,他注重军屯,发展经济,妥善解决军食,以减轻各族人民的负担。当时的云南,兵多民少,土地又多为僧道及豪右占有。各族部落,多采“刀耕火种”,产量极低,一遇霜旱疾疫,则百姓饥寒交迫,岁输之粮,皆无从征纳。因此,解决好军食问题是治理云南的关键。鉴于此,他令军队垦田农耕,自楚雄至景东,每百里置营,开荒种地;其后又在寻甸、定边、姚安、毕节、曲靖、越州诸处开垦,计达百方余亩。又劝说群众从事农桑,修浚滇池,又通盐井之利,招徕商人输米至金齿等边远地区,斗米给盐一引,后斗谷亦给盐一引,商人有利可图,皆踊跃乐输。由于“军食蠃足”,“屯戍得宜”,几不增加各族人民的负担,使之安居乐业,一方泰安。
    其六,兴学校,传播“礼乐教化”。他在云南大理楚雄等地设儒学,目的在于促使云南各民族接受中原文化,便于治理。
    由于沐老英雄治理云南所实行的诸措施,主导面不是残酷杀戮和强制同化、刻薄寡恩,,而是积极建设以促使其发展,视各族人民为朝廷子民,因而沐英在云南各族的心目中享有威信。时至如今,整个沐府,在云南百姓心中,也是威信不减。而这,正是,沐歌能如此骄傲自信的原因。
    老英雄病逝后,追封为黔宁王,侑享太庙。身为开国功臣,沐氏未像其他人那样遭到灭顶之灾,反而福泽绵长,世代得以镇守云南。他病逝后,其长子——也即沐歌口中的阿爹,承袭爵位,继续镇守云南。沐老王爷英勇善战,材武颇有父风。在镇数年,多次平定各地叛乱。同时“大修屯政,辟田三十余万亩,凿铁池河,灌宜良涸田数万亩,民复业者五千余户”,威信亦高。
    廉衡“说起来,小子是真心感谢,沐老英雄秉持的‘怀仁’之心。”
    沐歌疑道“‘怀仁’针对的主要是前袁和段氏,你这般说,难道你是……”
    廉衡“女娃家家,别瞎猜。”
    沐歌哼道“你倒是个男人,力量比过我再说。说起来,三位长兄围剿乱党已逾半年,这回可能要彻底铲除他们了,胤皇兄这次亲自参剿,怀仁不怀仁的,就是陛下说了算了。”
    廉衡又将草帽盖在了脸上,不疾不徐问“他们,快要回来了么?”
    沐歌道“听我阿爹的意思,年尾差不多能回来。到时该杀的杀,该剐的剐,杀完剐完,四方也就安定了。”
    廉衡沉默很久,却道“问你打听个人。”
    “谁?”
    “当朝国舅爷公子,唐敬德。”
    沐歌“咦”道“他啊?”
    廉衡再度摘走草帽“怎么?”
    沐歌啧啧了声“一言难尽”,但究竟怎么个一言难尽,她并未细说,想来是明胤特别叮嘱过她才缄口不赘,廉衡见此只好一哂而过,未再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