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可能上了个假高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五十八章 高三来啦(1/2)
    也许是越长大越孤单,以往过年是夏天最开心的时候。不仅有压岁钱,还能和小伙伴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吃香喝辣串亲戚。过年的气息,是夏天童年无比美好的回忆。
    可如今夏天哪儿也不想去,即便是过年,夏天也只是想一个人待在家里面。
    果然到了过年的时候,每次父母串门,夏天总是会以各种理由拒绝。除了去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家团年,其余的时候夏天都待在家里面,哪也不想去。
    这个春节除了压岁钱,夏天没有什么好期待的,甚至跟普通的日子没有什么两样。
    在家乡的那些所谓的小伙伴都渐渐陌生。即便是有些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们,再见面也已经是物是人非,回不到从前了。简单的招呼就成了对过往最好的回应。
    这天大年初六,按照村里的习俗,家家轮着办团年宴。而今天刚好轮到了夏天家,父母起早贪黑的忙碌着,家里张灯结彩,更是准备好了两大桌丰盛的团年宴。
    家里来了很多亲戚,在院子里聊天打牌,好生热闹。可夏天跟那些亲戚们简单打完招呼后,就转身回到了房间里,迟迟不愿出来,仿佛一切热闹都与他无关。
    小时候和夏天关系最好的是他的几个表哥,以往每次过年都会在一起打架,放鞭炮,熬夜看电视。
    可如今过年再相聚,表哥们已经结婚的结婚,工作的工作,见面时已经没有了童时的乐趣和亲切感。更多的则是像成年人一般的拘谨。
    也是那个时候夏天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真的长大了。
    整个春节就这样在平淡无奇中度过,就如同整个寒假一样,短暂而平淡。
    又很快到了开学的时间,高三的他们成了学校最晚放假,最早开学的那一群人。但在不久的以后,他们即将成为学校最早离开的那一群人。
    可以明显感觉到的是,高三下学期的气氛已经完全不一样,那是一种紧张而又轻松的奇怪氛围。
    紧张自然不用说,那是每个即将步入高考学子的常态,实属正常。
    至于轻松的氛围,则是学习的环境。越是到了高三,学习任务反而轻松了不少。每节课几乎都是在考试,讲卷子,考试,讲卷子的无限循环之中。
    老师们也更是把时间交到了同学们自己手上,不会再布置额外的作业。甚至在上课的时候,也没有了严要求,高标准。
    那些平常睡觉的同学大可不必再躲在书堆后面唯唯诺诺,因为老师即便看见也不会再说什么了。什么发呆看课外书,老师也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进行批评教育,而大多数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怎么越到关键时刻老师反而先掉链子呢?其实不然。
    在高考来临之际,老师们把重点都放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上。课堂上平平无奇,可是一到下课,办公室就挤满了人。
    班主任对大家说道“快高考了,时间说多也还足够,说少吧一眨眼就要考试了。再对你们严格已然是不现实了,凡是想学习的就得靠你们自己自觉,不懂的自己多来问老师,这是你们最后的机会了。”
    那是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听懂的人自然懂,听不懂的自然就是那些对高考已经不抱希望的人。
    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是离高考越近,越是静不下心,反而更加放纵自己。但大多数人则是绷紧了神经,在书海里终日遨游,每天做不完的试卷,看不完的资料,问不完的问题。
    就连夏天这种和老师平常都没有什么交集的人,也居然会成了办公室的常客。而张攀李炳峰这些艺体生,也开始为了上线的那几百分开始正儿八经地赶工学习起来。
    角落的四人在高中几年来第一次有了学习的气氛。当然林海杰是个例外,他只需要随便上个大学便可以安然地拿着家里的生活费。
    所以到了后面,林海杰是夏天他们几个人中活得最惬意的。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只需要健健康康的参加高考就可以了。
    不仅是他们变了,学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三的教学楼每一层都拉上了各种五花八门的横幅。什么“同闯峥嵘十春秋,共创辉煌佳年华”;什么“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还有什么“拼一载春秋,博一生无悔”,比比皆是,五花八门。
    连学校门口,食堂四周,操场等等地标语横幅无处不在。无不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热血澎湃,这些标语横幅点缀了校园,就像无数的繁星点缀了漆黑的夜晚。
    后来学校安排全体高三同学的讲座,据说是学校花钱请来的某某高考命题专家,专程为大家答疑解惑,给即将步入高考的高三学子打一针镇定剂。
    夏天额外珍惜这次机会,他有太多太多的迷茫。也许一场讲座不能为夏天拨云见日,但至少可以给自己一些宽慰。
    地点定在实验楼顶楼的大会议室。学校喇叭依次通知班级入场,到了十五班,大家纷纷排好队有序进入了会议室入座。
    那是夏天第一次见到学校的大会议室,进门的那一刻顿时瞋目结舌。那是一个阶梯会议室,最下面是一块巨大的投影仪幕布。前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