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良于长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2013.5(1/2)
    2013年。
    那一年的冬天来得又急又冷,篮球场的椅子可以冰得我屁股发麻,那双夏天的运动鞋也撑不住了,抖抖索索的我跑去学校蹭暖气。
    这半个学期快结束了,孩子们在迎接期末考试。
    嗬,可真暖和。
    窗户外面能听到风在张牙舞爪,我庆幸自己没有在外面跟它老人家作对。
    我听说长安分手了,这对小情侣恋爱了没多久就被年级主任抓住了,他们死磕坚持了一段日子,最后以成绩平平的小女孩停课3天,成绩较好的长安家长陪读3天为结果。等到了这3天一过,校内的处罚板子上贴上那张纸,这俩人也一拍即散。女孩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被家长揪着回家,长安跟在她旁边送她。女孩回学校之后,两个人再也不讲一句话。
    他们既不是“熟悉的陌生人”,也不是“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他们是场闹剧,他们什么都不是。
    要知道,喜欢这东西向来是不长久的,可能仰慕会久一些,信仰会更久一些,但都轮不到喜欢,更别说是我们这种年纪轻轻的“我喜欢你”。
    还不懂喜欢,还不会喜欢,还不配喜欢。
    所以我一直很费解也很羡慕那些从初中谈恋爱一直到结婚的情侣,可能是两个人都在感情中成长,才不会让一切变得糟糕。
    我听说看不出长安的喜悲,他跟老师、主任谈话时很平淡,也很短暂,面无表情的走出教室,再一脸平静的回到座位,好像那只是一次对于他学习成绩如何稳步提高的一次分析会。
    我听说那个女孩每次被找谈话都是哭着回来。我想,她可能是在后悔,也可能有些许的心疼,心疼的还是自己。
    我听说长安的妈妈大方端庄,第一天来谈话,谈了一会就踩着高跟鞋走了,也没来陪读过。
    我听说了很多事情,从那些我不熟悉的喜欢成群、嘻嘻哈哈的小姑娘嘴里。上帝作证,我真的不是有意打听,只是这样下了课坐在椅子上,就能听到。
    我知道,长安过的不好,或者说,一直就没好过。
    可能这样的孩子就是这样,以为熬完了学习的苦,以后就有好前途,无非就是一环套一环,一个枷锁扣着一个枷锁,越累积越多,带着这些铜铁入土。
    那又能怎么办,这死孩子还是会管我要作业。
    “我一直没来我交什么作业?”我质疑。
    “那你怎么来了?”
    “什么话,我不能来?”
    “对啊,不来学校,你去哪?”
    “去的地方多了,都能让你知道?”
    他若有所思的点头。
    “耳朵还疼吗?”他问。
    “一般疼。”
    他又若有所思的点头。
    “听说你晕倒了。”他问。
    “听谁说的?”
    “数学老师。”
    “哦。”
    “为什么晕倒了?”
    “饿的。”
    “哦。”
    他不若有所思的点头了,抬着一堆作业本离开。
    那是我的忽然发现——我忽然发现自己对于他的距离感变成的疑惑与些许的愤怒——老娘都说这么明显了,你为什么总不按套路出牌,这个时候你难道不应该说,“带你去吃饭吧”,哪怕说是吃食堂的难吃餐盘,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头顶三个问号,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盯着你的后脑勺,抑制我内心的怒火。
    那天,终于的,下了第一场雪。
    冬季,天黑得早,学校的昏黄的灯亮起来,照得整个操场都暗沉沉,像是蒙太奇的电影。
    放学了。
    今天长安比以前快一些,背着他的书包就走出了教室。
    那我,也该回家了。
    雪是刚下的,覆在地上,薄薄一层,跟我的鞋底一样薄。它们在争吵谁更薄一些,眼看就要打起来,我的鞋底先行崩溃。
    我瑟瑟发抖,加快脚步。
    “哎,你走那么快干嘛。”有人在后面叫,我熟悉这个声音,但我熟悉的声音多的是。于是,我没理。
    我以为这个声音会再次叫住我,但我也没有等到下文,可能是我冷的听力下降了
    然后声音忽然移到了我旁边。
    “吃饭吗。”
    是的,我用了句号,这句话真的是一个问句没错,但我却听不出来疑问的意思,却有点命令的感觉。
    恭敬不如从命。
    “只要你请客。”我哆哆嗦嗦的说。
    “我都请客。”
    “走走走,快走,不要站在那,你不会反悔了吧。”我直跺脚。
    “说个事,我带你吃饭,你做我女朋友。”
    “你有读心术?”否则怎么会知道我的沙雕决心?
    “什么?”
    雪越下越大了,风吹过来,会撞进眼睛里。
    长安,长安。
    那时的你还不知道,这世事并非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世上的人们也并非你想中的浅淡,你也不会因为一件事变成一个坏孩子,也不会因为我的特别让你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