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她是我的妹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八章 李立哥哥(1/2)
    进入山口村,首先要经过村口的一片小树林。
    小树林里密密麻麻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
    树林中间,凹下去的地方,一条小溪蜿蜒盘旋。
    山上涌出来的泉水在这里汇集,欢快地从溪流中的石块上淌过,奔向村口那条宽广的河流。
    山泉水从山上掉落溪流时,与溪流里的大石头碰撞,发出叮叮咚咚的撞击声。
    李立的家,就在离小树林两三百米远的地方,和林娜家正好相邻。
    从他家的方向,可以看见小树林里的莺飞草长,溪边杨柳。
    偶尔还能听见溪流中,山泉水与石块撞击发出的叮咚声。
    和张泽一样,他也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排行老七。
    他有五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因为兄弟姐妹多,他也有吃不饱饭,偶尔饿肚子的经历。
    好在家里劳动力多,他又是最小的一个,爸妈宠爱他,哥哥姐姐维护他,他不用像林娜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家里的活儿,最轻松的就是看牛啦!
    这项任务自然而然落在他身上。
    童年时光,他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看牛。
    看牛也是要早早起来的,特别是牛饿了的话。
    吃过早饭,带上帽子,抓紧牛绳,挥动鞭子,装上一壶白粥。
    到牛圈里把绳子套到牛脖子上,牵着牛头走出牛圈,将它赶到草坪上、田野里、山脚下、树林里吃草就万事大吉啰。
    赶的次数多了,牛和他之间竟然有了默契。
    每天早上只要他一打开牛圈的门,扬一扬手里的鞭子,冲着牛喊一声:“走了,吃草去啦!”
    牛提起蹄子就走。
    以前走过庄稼地,它会张嘴吃村民们的蔬菜、秧苗,被李立扬起鞭子打过几次后,经过庄稼地,牛目不斜视,低着头只管往前走。
    如果头天晚上,李立放的草少了,或者忘记割草放进牛圈里,第二天牛饿了,一打开门它会扬起四腿就跑。
    一直跑到李立往日赶它所到之处,停下,在那安静地吃草。
    这个时候,是李立每天中最惬意的时刻了。
    他喜欢把牛赶到村口的小树林里,那里的草长得又肥美又青绿,牛即便吃上一天也吃不完。
    牛找到自己的最爱,他就可以放心去耍了。
    春天野花盛开,红的、绿的、黄的、紫的、白的,五颜六色,品种繁多。
    他最爱采一种叫炸酱草的花了。
    这种花的茎像水晶一样晶莹碧透。
    摘下来后拿山泉水洗干净,放进嘴里吃,味道酸甜酸甜的。
    炸酱草的根部到了夏天,会长出形状像小型版的白萝卜模样的果实。
    果实也能吃,味道跟茎柄相似。
    夏天,除了挖杂酱草根,他最爱做的事就是到河里和小溪里摸鱼捉虾。
    他常常早上一睁眼爬起来,将牛赶到小树林,然后拎着水桶拿着抄网和鱼叉去抓鱼捞虾。
    小溪里有一些小鱼小虾,如果手脚够快的话用抄网会捞得一些。
    偶尔他会碰到一两条大一点的鲤鱼或草鱼,这时用抄网肯定拦不住,要用鱼叉。
    抓鱼抓得多了,只要他在小溪里发现大鱼,他准能将它们叉住,放水桶里拿回家煎了吃。
    河水干涸的时节,哥哥们会带着他划着小艇拿着四角渔网去树林外边,河道狭窄的地方堵鱼。
    他们把整张渔网横扎在河道里,水可以流过渔网,但是鱼却过不去。
    第二天收网时,总能收获几斤被截留在网中的鱼虾。
    如果发洪水,哥哥们会用竹子、木头做一个大的筝网,人守在堤岸上,每隔十几二十分钟起一次网。
    秋天,像张泽一样,李立也喜欢在小树林里用柴刀、棍子四处辟荒找野果吃。
    冬天,忙完农活的哥哥们空闲的时间明显多了起来,他们带着李立,终日守在小树林侧边的河岸:钓鱼。
    李立十二岁那年的冬天,临近中午时分,哥哥们起网时吊到了一条十多斤重的鲤鱼,可把家人高兴坏了。
    那鱼大得根本装不进水桶里,哥哥们把它敲晕了抱回家。
    这么大一条鱼,他们一家人吃不完。
    大哥切了一大块鱼肉,叫李立给林娜家送去。
    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大家隔离邻舍,互相照应,理所当然。
    知道林娜妈妈又怀孕了,家里劳动力少了,更是吃了上一顿没下一顿的。
    如果抓到的鱼虾多了,父亲母亲总叫哥哥们分点叫李立拿到林娜家。
    那天,他去林娜家时,发现她正用小手一个劲地擦着自己腊黄腊黄的脸蛋。
    那小手黑乎乎的,明明是刚刚在用柴火烧开水呢。
    锅里的水已经沸腾开来。
    她也不去管,
    她脸上淌着的,分不清是眼泪还是鼻涕,亦或是,开水沸腾时,蒸发的水汽冲到了她的小脸上。
    脸颊处一缕黑色,一缕肤色,无论她用手怎么擦,也擦不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