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明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二百七十二章 关于城市和农村道路的选择(2/3)
近,对他们进行改编。”
    “是!”
    “刘宗敏同志!”
    “你带领三营到七营,在大别山附近,对万岁送来的工部材料,进行大规模的学习,你出身锻匠作,务必准时的历法推算,保证农耕和武器锻造。”
    “是!”
    ……
    李自成还在不断的点着名,将具体的任务下达。
    同志,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这是万岁拟定好的互相称谓,消除阶级,从自身做起。
    而他们的目标,是在大别山附近建立一片横跨河南、湖广、南直隶的根据地。
    “同志们,我们第一步的计划,就是发展壮大我们的队伍,在明年春秋两季收获粮食缴纳赋税的时候,发动起义,最后从十三个方向,汇集到大别山来。”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整个大别山的校场上,震天的喊声冲破了云霄。
    徐四七看着这一幕,也不知道自己是对是错,他们脱离的闯王高迎祥之后,来到了大别山,而万岁送来了新型火炮的图纸,命令他们继续斗争。
    他不知道以后的路会怎样,也不清楚自己的命运会如何,但是这条路已经摆在了他的面前,他不得不向前走。
    朱由检收到了徐四七的禀报,气呼呼的将手中的奏疏扔到了桌子上,生气的说道“李自成在搞什么?朕让他搞造反,他倒好,搞起了清君侧,真是糊涂!”
    “万岁何必生气呢?”张嫣看着朱由检就是摇头,这哪里有皇帝这个样子,帮着民乱的贼军造反的?而且她看万岁写的那些东西都胆战心惊。
    饿极了揭竿而起,和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有纲领的造反,完完全全是两码事!
    她对太白山那群贼军压根就不是在在意,他们成不了什么气候,大明的官军实力强横,在塞外以一敌三,在关内,对付贼军以一当十都不在话下。
    可是万岁搞这个天地共运会,她是从骨子里感觉到了害怕。
    这是真真正正能要了大明命的神器,但是万岁将神器授予了李自成,并且还扶持他,不断的发展壮大。
    “待到大火燎原之时,看万岁你怎么收场!”张嫣躺在朱由检的怀里,满是笑意的说道。
    朱由检琢磨了很久说道“万岁山上有棵歪脖树,等待李自成打到京师,朕就吊上去,省的被他羞辱。”
    “说胡话。”张嫣一只指头堵住了朱由检的嘴唇。
    朱由检皱着眉头说道“你洗手了没!”
    “当然了!我过来之前沐浴更衣才来的呀。有味道吗?”张嫣嗅了嗅,除了玫瑰花澡豆的香气,什么味儿都没有呀。
    朱由检拿起了高丽贡纸准备再次阐述一下关于彻底性斗争的重要性,不要抱有幻想,尤其是对自己这个皇帝,不要抱有任何的幻想。
    他是皇帝,他很多的决定,需要符合自己的阶级,李自成送到京师的信件中,有很多的困惑和不解,其中一些,朱由检也不知道答案,只能李自成自己去探索,但是有一些,是后世走过的一些弯路。
    比如李自成问道,那些淫祀是否要全部捣毁?
    这一点上,朱由检从大泽乡起义开始说起,将捣毁淫祀,正农村风气的作用,阐述了一遍,光是这一篇,就写了一整张奏疏。
    “这里刘裕居然一路捣毁淫祀?连道家和释家也不放过?”张嫣有些惊诧的问道,他知道这个人道是寄奴曾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刘寄奴。
    此人征战一生,建立而来刘宋,以军功登基称帝。
    “岂止,刘裕呢,还把儒家给彻底捣毁了。道家、释家、儒家尽灭,不得有任何民间祭祀,寒门大兴,但是他的儿子们都太小了,他的年纪有太大了,无法帮助他。”
    “刘裕登基之后,需要依靠王谢这些大的世家稳定朝局,最后不得不让步,道家、释家、儒家再次大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啊。”朱由检稍微解释了一下。
    消灭一个阶级,需要用另外一个阶级去填补这一空白,刘裕登基都快六十岁了,常年征战,满身的伤病,最后将儿子们与王谢大世家联姻,实属无奈之举。
    “那为什么从来没听那些朝臣们引经据典的骂他呀,他不是比始皇帝做的还要过分吗?”张嫣坐直了身子,撩起了袖子,研着墨,轻声的问道。
    朱由检在纸上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因为刘裕妥协了呀,他向世家低头,他向儒家低头,为了刘宋的延续,他不得不如此。他妥协了,何必要骂他呢?倒是始皇帝在的时候,这些个儒生们,谁敢说始皇帝暴虐?”
    李自成的第二个问题,农村为何要扫盲,不识字不是更好控制吗?而且农忙做工,扫盲的时间太长了。
    朱由检先打了腹稿,思考了很久才开始落笔。
    “当年先皇太祖、太宗皇帝呢,下诏书都是用大白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