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今我掌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章 宴起(1/2)
    万物初发于鸿蒙,终归于虚妄。
    清清冷冷的灯笼蹲坐在林间雾霭里,冷不防被一只手提起,紧接着山上响起窸窸窣窣的声音。一段如此的运作之后,若是仔细听便会发现,有叮当的敲击声混杂着凿穿声若隐若现。
    动静不大,一如往常,如此这般持续了已有两三个月。
    压死骆驼的,少不了最后一根稻草。
    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年年岁岁,横亘于天道平衡的最后一道支撑垮下,天色云谲波诡之际,已经有什么再也不复从前。
    她生而为人。
    可她确定自己现在是上天视角。
    她不知道这样到底持续了多久,可也不知道她本来应该是什么样。
    只是被混沌与舒适裹挟着,竟然感觉丝毫不违和……
    易北王朝。
    康平十七年,圣大喜,许了京城的簪缨世家一场自主自娱的琼林宴,供年轻之辈结交洽谈。清早晨光微曦,宫里便派了礼官前去主持操办,一直忙到晌午的时候,方可迎客。
    京都的市井惯是如此,宝辇厢车积满旁道,耍闹去处,皆是络绎不绝。
    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关扑,正是百姓在以商品为诱饵赌掷货物,诸如炒杏果子、灌藕、银丝冷陶等吃食,又有漏光扇柄、蝉纹金珰的鸦帽儿、华容道、鸳鸯锁等玩物,实在是叫人看得眼花缭乱。
    人潮熙熙攘攘,街道小店的门檐前也陆续挂起了鸟兽刺缝的纱罩灯笼,不远处十字坡包子铺的摊位上热气蒸蒸。
    “瞧嘞!搁这儿瞧一瞧嘞!”
    “二两包子一碗汤,刚好够您填肚囊!”
    盛况惊鸿,都只道是这人间烟火气的安稳与盎然。
    京城蓥华街主街,坐落着庞大敞亮的琼林楼,足足有六层之高,自建造起就由宫里派人常驻掌管,恰恰被称为“宫外宫”,此时楼外禁军林立,镇守于主街道各个方位,秩序井然,无人敢造次。
    入口处有验帖的小侍,待验明身份后,两端自有候着的迎宾手脚麻利地将宾客引入席间,整个流程虽不比宫里的繁缛华贵,却也算得上是典制兼备。
    楼里已经零零散散地聚集了不少人,瓷面地板擦得锃亮,一女缓步入厅,霎时吸引了无数目光。
    那橙红色系带在胳膊处挽了个飞仙的结,敞袖突然在袖口处收紧,显露出了细白的手腕,高腰蓬松的裙摆随着走动而微微飘振,显得仿佛置身于水雾之中。她的脚脖子因裙摆较短而展现出来,却又因最外层略长的薄纱遮掩,让人看得不太真切。
    玉色琼鼻,飞樱点唇,是宋家的姑娘宋知熹。
    不妨有人斟酌着开嗓“她好生漂亮。”
    此女每次的装扮都能让人一饱眼福,却有个别男子吃过闷亏,不敢看得太过张扬。
    是了,虽是个漂亮的女娇娥,但同时又是个让人头疼的存在,前几日有个小公子只是多瞧上了几眼,就被她指着鼻子数落,说是什么冒犯了她。凭着这娇俏乖巧的长相,若不是平日里任性且无脑的做派,她也不至于几日内便在小圈子里落得个“宋家二世祖”的名号。
    当朝丞相是她的亲娘舅,当朝御史大夫是她的亲老爹,可不是有资格在京城横着走?
    习惯了长辈的庇佑,她也全然不在乎是否会给自家亲戚招来诟病,府里的丫鬟替她隐忧而发问时,她也只是一边轻佻地剥着山竹一边喃喃,“虱子多了,不痒。”
    “嘁,看她那一脸傲娇,可不是想着要把公主都比下去了!她也配?!”倚靠在二楼栏杆边的姑娘姓张,出自武安侯府,此刻正翘着桃花眼面露不喜。
    自这女人进来后她就浑身不舒服。
    “阿早,还是小声些罢,可别又被她作弄了。”
    提起那档子事,边上几个姐妹瞬时就笑眯眯地凑了上来想要添添耳福。
    “去!去!”张姜早圆润的下巴一抬,挥扫着袖子掩饰她的尴尬。
    众女嬉笑着一哄而散。
    待几人入座,一群世家子弟结伴而来,声音高朗,丰神俊逸,各有千秋。明眼看去,伯府来的几位公子哥儿勾肩搭背而入,待看清内里的女眷,却又迅速推开各方,一举一动惹得案席那边不妨有人交头接耳,细碎的声音里掺杂着几分娇羞与矜持。
    待宴请的宾友尽数落座,一礼官高呼“起宴!”,厅堂里随即八音迭奏,凤萧鸾管,一段散绫舞伴着清脆的钟鸣缓缓呈上。
    乐舞助兴,舞娘以挥扬绫罗踩奏,以飞传绣球献技,声乐灵妙高扬,气氛好不活络。
    场下偶尔有侍者走动,或端水或摆盘,一尊玉貔貅也被摆上了上首处的玉台,一众婢女中规中矩地循着流程穿梭于席间,倒也没什么值得注意的。
    宋知熹只是安静地思量着什么,却骤然瞳孔紧缩。
    ……
    三楼隔间里,一位小侍端着一盘色泽黯淡的碎玉,低眉顺眼地递到了管事的面前。
    “孟管事您瞧这”
    “幸好你小子眼尖给偷偷撤下了,要是给哪位贵人瞧见,咱必定要问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