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铁首席专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四五〇章 驶向远方(完本)(1/2)
    ……
    这次的返校,武文杰收获满满。
    尤其让他开心的是,他还将带着一干人马,乘坐高铁去他曾经工作过的那个工厂,让朋友们实地看看,中国的高速动车组是怎么造出来的。
    他的老师曹院士,论坛期间在校园见过了前来参会的中村先生,并收下了中村的老师井上先生的礼物。
    听说中村打算在会议结束之后随武文杰前往工厂参观考察——从某种意义上,还有代他老师井上前往的意味——这可把曹院士的兴致给调动起来了,他不由纷说也要去。
    “我还得见见你岳父呢,好久没见他了。”他对武文杰说。
    家人和武文杰苦劝不住,只得答应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武文杰只好这样安慰他家人“我们的动车组本身就相当平稳,我们还会给老人家安排商务座,很舒服,也很安全,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阿兰和提姆对这趟旅程早就迫不及待了,他们既想多体验些乘坐中国高铁的感受,更想亲眼看到中国高铁制造企业当下的风采。
    武文杰的号召力还是满强的,他一招呼,老二张志强带着夫人——也就是他和武文杰的学妹李小军一同来了,老七王卫彤带着车车也上了这趟高铁。
    不光他们,听到武文杰的招呼,车辆和小铁子王铁也订了这趟高铁的票,这样的热闹,他们怎么可能不凑呢。
    用车辆的话说,他近两年看到老同事劳模常和江一水的面孔都是在电视上,这回一定得见见本尊的面了。
    头出发时,武文杰给丁娟娟打去电话,告诉她自己这次回去,将会带上一大帮挚友亲朋,让她在家里做好准备。
    丁娟娟追问,托他的关于两个孩子的事办得有没有进展,武文杰回答,进展肯定有,但也并非十分顺利,至于情况究竟如何,回家当面再说。
    “那你就当面跟两个孩子说吧,他们都想爸爸了,掐着你这次回来的点,提前到家迎接你。”
    丁娟娟的语气中有心疼有抱怨,但显然前者远大于后者。
    想到就要见到两个孩子了,武文杰心里有点激动。
    尽管孩子大了,但在父母的心中,给他们留的位置永远是最重要的。
    几位老同学那里,还真有品貌不错的男孩子,可以作为对象介绍給武艺。
    尽管这种方式可能会让孩子觉得有些老土,但武文杰也只能做到这个程度了。
    至于能不能成,那就要看缘分了。
    武文杰对武功的创业有些灰心,他开始转而倾向于丁娟娟的意见,想让武功就此收手,结束创业尝试,学着去打打工。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本想帮武功找个稳定差使,却在介绍武功的“创业史”时,引起了几位搞创业投资的老同学的兴趣。
    他们对武文杰的想法一通责备,非说一定要支持武功这个敢试敢闯的孩子继续创业。
    等见到武功时,武文杰也不想跟他多说什么了,就把那几位叔叔阿姨的电话给他,让他们自己去沟通。
    “对了,还有件事要告诉你,你家文松马上就要结婚啦,”丁娟娟告诉武文杰,“新娘很漂亮的,长得特别像厂里的那位焊接老师,小苏。”
    丁娟娟说的“小苏”,就是苏苏纯。
    苏苏纯要结婚的事,武文杰是知道的,但武文松的进度这么快,看来近期是提了速的。
    “小苏也是这次结婚,还有你的那位小帅哥徒弟,景杉,他这次也要参加厂里举办的集体婚礼。”
    武文杰明白过来,上次他提醒过工厂领导,建议用动车组给厂里的年轻人当婚车,同时也催过武文松和景杉要“加快进度”。
    他出去这一趟,厂里的集体婚礼这件大事居然瓜熟蒂落了。
    动车组在广袤的大地上飞速奔驰。
    铁道两侧,曾经葱翠的一片片树林,全都披上了金色的斗篷,在秋风中摇曳生姿。
    不远处的坡上,几头花色各异的奶牛,悠闲自在地踱着步,咀嚼着脚下的枯草。
    远远的地平线,把湛蓝色的天空与金黄色的农田一分为二,天上云卷云舒,田里稻谷归仓。
    武文杰领着阿兰、提姆和中村一起来到曹院士这边,曹院士放下手里的专业期刊,笑吟吟地分别用法语、德语和日语向三位问好。
    “你们都说我会的外语多,”武文杰见大家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便解释道,“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我会的只是些皮毛,真正精通好几门语言的,是我们这位曹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为中国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发展作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
    几位外国朋友的眼神由惊讶变成了佩服,曹院士却谦虚地摆摆手“文杰,可不敢这么说,我们这一代人做的事情,只是给你们打了个还算不坏的底子罢了,真正奋起追赶的,还是你们这一代人。当然,”说到这里,曹院士把目光转向几位外国朋友,“你们给予我们的支持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向你们表示感谢。中国的高铁发展起来了,能够推动整个高铁事业的发展,对于咱们这个高铁大家庭来说,又会有十分积极的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