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王朝1587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二章 孙丕扬献石(2/3)
然会顺着万历帝的心思,将宫中所有张居正、冯保一党的故旧内宦通通除去。
    万历帝究竟有多恨张居正,现在就有多重用张诚。
    朱翊钧神色漠然地看着满朝文武向自己跪拜叩头,思绪却飘回到了张诚早上的话里。
    张诚十分清楚自己是如何成为司礼监掌印的,因此对于张居正一党的任何动静,他都热衷于穷追猛打,可谓是急君王之所急,想君王之所想。
    乍看上去,仿佛他比万历帝本人还气愤张居正曾经的“专权擅势”。
    但在经过一个多月的仔细观察之后,朱翊钧在心里对张诚的品性有了计较。
    张诚并非是那等得志猖狂的小人,他在皇帝耳边说的每一句话,几乎每一个字都各有各的目的。
    这回张诚又一次提起张居正,为的是甚么呢?
    常朝很快就结束了。
    直到百官退尽之后,到了这一会儿,朱翊钧终于能稍稍放松一刻。
    他一面在太监们的搀扶下重新登上御辇,一面遣人去将内阁辅臣宣召入文华殿议事。
    文华殿位于外朝协和门以东,与武英殿东西遥对,初为皇帝常御之便殿。
    因其位于紫禁城东部,曾一度作为“太子视事之所”,又因“五行说”中东方属木,色为绿,故其殿顶覆以绿色琉璃瓦。
    天顺、成化两朝,太子践祚之前,必先摄事于文华殿。
    后因众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参与政事,嘉靖十五年时仍改为皇帝便殿,建筑随之改作黄琉璃瓦顶。
    嘉靖十七年时,又在殿后添建了圣济殿,李自成攻入北京后,文华殿建筑大都被毁。
    虽然康熙帝时又按照明朝规制重建了文华殿,但对于现代人而言,能作为大明天子重新坐在完好如初的文华殿中,绝对是一种毕生难求的新奇体验。
    更何况朱翊钧这穿越的一个多月里都忙着养病和熟悉环境,借着“圣躬有恙”的名头,朝会典礼还象征性地出席了三四个,同内阁辅臣正经议政倒是头一回。
    其实朱翊钧也不是没有过动摇。
    朱翊钧的动摇几乎是从他第一次看见那幅螭龙帐子顶开始,从他头一回听到那句“万岁爷爷”开始,从他看见所有宫人都战战兢兢地跪在他脚下开始。
    他那时赤脚站在金砖地上,忽然就生出一种无力的疲倦感。
    他想,穿越者何必非要改革呢?
    既然都已经穿越成了皇帝,为何就不能安分守己地享受帝王生活呢?
    反正万历皇帝腿有疾,自己就是真的除了应付仪式外甚么都不做,天天在后宫研究晚明的文化艺术和女性风貌,那也算是搞了一回另类田野调查嘛。
    到时万历四十八年寿终正寝,史书上也不会少一笔关于“朱翊钧”的丰功伟绩啊。
    朱翊钧对史书研究得很透,于是不可避免得就对帝王功过看得很轻。
    但就在前几日,也就是七月的最后的一天,朱翊钧又改变了主意。
    那日,朱翊钧正靠在一具锦榻上,手中握着《永乐大典》中的一册翻看不停。
    《永乐大典》在历史上屡遭浩劫,其书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到现代仅存八百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幸亏嘉靖帝十分喜欢《永乐大典》,经常用它来翻阅查找验方,由于怕大典有损,于是又命人重录了一部,后世称之为“嘉靖副本”。
    朱翊钧看的就是这套从隆庆帝以后别贮于皇史宬的《永乐大典》副本。
    对于一个明史研究生来说,再没有甚么能比亲眼看到后世失佚的原本古书更幸福的事情了。
    那日正是个黄昏,晴云轻漾,熏风涌动,翠蓝的天空上布着一片如油灼火染的灿灿明霞,在暖阁窗前洒下一层血色金影。
    朱翊钧抚摸着齐整的书页,感到历史的长河正从自己身上流淌而过,大明天子德化所布的四海,仁惠所被的苍生,这天下所保有的、二百年来颠扑不磨的一切,都是那么太平完满。
    偏在这时,张诚进来了,他静默地跪到榻边,一声不吭地待了半响,方开口道,
    “皇爷,天色暗了,仔细看伤了眼睛。”
    朱翊钧仍旧沉浸在岁月静好的美妙氛围里,这时最见不得张诚这副小心翼翼的模样,
    “朕自己知道。”
    朱翊钧放下书,瞥了跪伏在地的张诚一眼,不禁心下一叹,终究还是叫起了他,
    “可是有甚么要紧事吗?”
    张诚站了起来,头仍是低低的,
    “司礼监无甚要事。”
    朱翊钧将书轻轻地搁到了榻旁的小几上,淡声回道,
    “司礼监的事,要紧无过于批红,你既说无事,那朕就以为无事。”
    那时的朱翊钧一直称病,不但在外朝躲懒,于内朝也是避事。
    朝中的一切奏疏,被司礼监呈上来的他就看看,看了也一概不批示,没呈上来的他也不闻不问。
    反正有司礼监代行“批红”,朱翊钧这一个多月的“责任缺席”并不影响朝政的实际运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