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前朝太子的最强大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31章 秋意上心头(2/4)
范离在信中,具体描述了一番,自己入定时的所感。奈何,会的词汇有限,只能写出三、四成意思。
    不过,就这三、四成,也够范贤消化许久了。
    自即日起,为娘便于风起山庄闭关。
    臭儿子,莫要怠惰修行。
    对了,七师叔要的那两样,据为娘所知,好像还蛮重要的。
    不过无所谓搞不搞得到,司空山近来不安生,你见机行事,(见机行事四字被划了一笔)你乖乖的把自己藏好啊。
    就这样,十个月后见啦。
    ——你亲爱的麻麻
    老娘真是被自己带跑偏了啊!
    范贤嘴角狂抽着检查完最后一遍,将手中信笺一点点捻碎成灰,散出窗外。
    深吸了口气。
    嗯,空气中还真有一丝冰凉之意了。
    不知道老师一个人在京都,可还好。每年这个时候,他老人家的老寒腿,就会发作。
    想到这,范贤提笔写下第一封回信。
    ………
    京都。
    内城,崇仁门大街。
    热闹街市僻静一处,一座四方笃正的大院,四扇朱漆大门。
    门上悬着一块大匾,匾上四个大字虽已掉了不少金漆,却也分明可见。
    抱璞书院
    时值正午,半日课毕。
    服饰虽并不统一,但差不多都是圆领广袖衫这种仕生打扮的学子们,一一向堂上先生揖礼。
    穿了身款式类似道袍的玉色宽袖交领袍服、头戴玄色方帽的方墨儒,满面慈和地点头、微笑。
    待学生都退去,这位面洁无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姿的老者,这才缓缓起身。
    只见他,揉了揉有些酸疼的老腰,撩起袍服、挽起裤腿,将滑落到小腿上、薄棉所制的弹力护膝,扒拉回膝盖上。
    “幸在有贤儿做的这东西,不然,我这把老骨子可有得熬咯。”
    方墨儒小声嘀咕自言自语了一句,整理好裤脚衣袍后,抱起一沓课本纸页,出了课堂。
    抱璞书院规模不小,大小课堂有十多间,先生的居所则在后院,呈一个倒凹字状,罗列开来。
    七个多月前来到书院的方先生,虽无什么根基背景,但一身才学、见识气度却是如何都掩不住的。书院院首很是尊敬方先生,得知老人家喜清静,便将左侧一处单门独户还带个小院儿的居所,拨给了方先生居住。
    方墨儒喜竹,如永宁街小胡同里的方庐一般,这小院儿也以竹子密密插成一圈,算作栅栏。
    一进小院,跟了他一辈子的老伙计哑仆,就迎上来,接过手中物,又指了指屋内。
    方墨儒当下心底有数,示意哑仆去备些热茶水。
    甫一入屋,便见一穿着华服锦袍、个子不高的背影,站在不大的厅内,仰头望着墙上所挂一幅雾松图。
    来人听到声响,立马转身,看面相是个四十出头的中年男人,眉眼之间透着一股子精明强干的气质。
    “方先生!”男人拱手躬身深揖一礼,满面堆笑道“冯某不请自来,叨扰了、叨扰了。”
    方墨儒虚抚起此人,淡然道“无妨,冯居士,请坐。”
    二人入座,哑仆端着托盘进屋,将茶具一应摆下,沏上清茶后速速退去。
    客套了几句“天儿冷了,居士近来可好”、“都好、都好。翰公特意命冯某备了两箱银骨炭,先生先用着”之类的场面话;
    又畅聊了几句,关于抱璞书院刚刚结束的内部大考,哪几位学子比较优秀;一年零四个月后,大盛每三年一度的会试,可有哪些仕生有望登殿面圣。
    与方庐同款矮桌两侧,脱鞋就坐的二人,已是三杯茶水下肚。
    方墨儒面上始终挂着那似有若无的淡淡浅笑,打开桌上一只点心匣子,拿出油枣放进嘴里,咬得咯嘣响。
    “啊,先生好甜食。”面上青皮胡修剪得极为妥帖的中年男人,也拿了颗油枣尝了尝,道“冯某府上有一厨娘,做菜手艺尚可,但做这些点心甜食却是极为不错。”
    方墨儒笑着点了点头,也不搭话,继续吃他的油枣。
    中年男人也不觉得被怠慢了,反而更为殷勤地提议道“若是先生不嫌弃,冯某晚些便将那厨娘送过来。”
    “呵呵~~使不得,使不得。”方墨儒掸去指尖糖霜,摆手道“君子不夺人所好…”
    “欸,”中年男人当即抢断,自说自话道“区区一个厨娘而已。先生之功,便是要冯某为您洒扫作仆,都不在话下。”
    “无需这般。冯居士命格显贵,他日定有大作为,可不好如此说话。”
    “若无方先生指点,冯某险些酿成大错。”说着,中年男人起身,又对着方墨儒深深一拜。
    “先生,翰公惜才!这抱璞书院虽是我大盛朝首屈一指的大学问地,但以先生之能,在此可是大大的屈尊。”
    方墨儒续上茶水,拂了拂袅袅雾气,语气淡然道“墨儒多谢国公抬爱。
    可惜,墨儒已非青春年华,如今两鬓斑白、风烛残年。
    人近黄昏万事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