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言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二百一十一章:内幕(四)(1/2)
    飞羽楼将主楼定在沐都,恐怕也是因为沐都位于四国中心,便于主管全局。
    而关于卫国,没什么特别的事情需要去记,卫王只有一位王妃两位夫人,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便是嫡子,也就是现在的卫国世子。
    卫国世子名叫景修,已经娶妻了,和世子妃孕有一子。他在政事上资质平平,但却颇为用功,但无论如何用功都始终比不上有天赋之人,卫国虽还在繁盛,却已然是在走下坡路了。
    书卷上记载卫国世子和他的侍从李怀成之间似乎有些不太寻常的关系,但具体是什么关系并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
    卫国虽说和其他五国都有经济贸易往来,但仍然和齐国关系紧密,可以说是唯齐国马首是瞻。卫国人还有一个特性,那便是
    而关于齐国的信息可谓扑朔迷离,因为十多年来齐国防范飞羽楼防得紧,所以许多消息亦真亦假都被传出来了,但若信息不得肯定,也有批注在一旁。
    这些批注做的很是认真仔细,想必是她阿娘亲自所批注的,可见她阿娘对齐国之事有多上心。
    齐王对飞羽楼防范很紧,最重要的便是因为齐国十年前那场内乱。
    飞羽楼和齐国的纷争要从花想容还未出世时说起,而十年前的事情她都已经有了些许了解。
    宋国灭亡后世子容徵被扶枫先生所救,但其怨念太深无法化解,想学武艺想成杀手,先生便将其带到了飞羽楼。
    飞羽楼应该是没有吴越松什么信息的,否则容徵也不会不知道真正的叛徒是谁,却到最后一刻还对吴越松深信不疑,最后亲手被他斩于剑下。可飞羽楼的前任楼主,也就是她的祖父,却是死于齐国之手。
    一开始齐国只把飞羽楼当成是一个比较邪门的江湖门派,可直到十年前齐国内乱之后,齐王才最终改变了这种看法,对这个他所瞧不起的江湖门派正视起来。
    因为这场内乱正是在飞羽楼的推动下造成的。
    谋反之人是齐王之弟苏佑,是她阿娘给了他不少银子去招兵买马,为他传递齐国的许多真实军事信息,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飞羽楼的帮助,谋反非常顺利,不过月余便占领营丘。齐国不少王室之人逃出王宫四处躲难,就连齐国王妃都死在那场内乱之中。
    可坏就坏在占领了营丘也并没有夺得王位,齐王的部将带领兵马从边境马不停蹄的赶回营丘,王妃之弟在军中也有任职,再加上不知何人劝得卫国出兵,连同齐王之兵一同压下了此处内乱,苏佑也被齐王亲手斩于承欢殿前。
    这场内乱来势汹汹最终惨淡收场,苏佑不是齐王亲弟,虽有谋反之心但并没有谋反的实力,全凭飞羽楼在背后的谋划支持,齐国才会经历这一场浩劫。
    这苏佑,某种程度上,也是被花月楼当成了棋子。
    飞羽楼做事一向低调,多年来都只是活跃在江湖上,但这件事却做得非常高调,苏佑一死所有的线索都指向飞羽楼,可花月楼早已转移了驻扎在齐国的不少势力,但此处内战却还是损失巨大,埋伏在齐国的眼线几乎被连根拔起。
    齐王经此一事才不得不重新审视飞羽楼,不仅仅是齐王,放在整个六国都可以说是引起巨大的波澜。因为这不仅仅只是一个江湖门派,最可怕的是它居然拥有挑动六国战乱的本事。
    所以不光是齐国的内线被连根拔起,另外五个国家也损失了不少人,但花月楼的尺寸拿捏的非常好,舍弃了一些棋子,没有动摇飞羽楼的根本。
    飞羽楼在齐国现如今的势力都是这十年以来重新安排的,尚还不太稳定,但基本的运作不成问题,这也导致了这十年以来从齐国传来的信息,既杂乱却又没什么有用的。
    这场内战的资料花想容前前后后仔细看了三遍,基本上都只是一些大概,若要知道得更具体可能只能去问她阿娘要更高一层的信息了。
    所以齐国和飞羽楼十多年以来一直恩恩怨怨不间断,可谓是有着血海深仇了。飞羽楼相比楚国成为了齐王更大的心头隐患,比较楚国在明飞羽楼在暗,相比楚国飞羽楼是更不可掌控的存在。
    幸运的是在齐国内乱的时候,楚国南部蛮荒骚扰楚国边境挑起战争,使得楚国自顾不暇,否则齐国还真有灭国之险。
    花月楼十几岁就接管了飞羽楼,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花想容却觉得她阿娘陷入了一种混乱的状态。
    这场内乱,从什么层面来说花月楼都是不应该去帮助苏佑的,无论是兵力财力还是其他地方,苏佑几乎没有胜算,况且苏佑是齐王之弟,就算是他谋反成功这齐国不还是姓苏吗。
    所以她阿娘到底是要齐国灭亡,还是说她只是想让齐王去死呢?
    更何况这一举使得飞羽楼被推到明面上,在六国之中都损失不少,尤其是在齐国的眼线几乎被连根拔起,百年来的经营差点就毁于一旦了,这如何都不是一桩划算的买卖。
    究竟为何要挑起齐国这场内乱,她搞不懂她阿娘在想什么,不知道她为何要做出这般事情,所以才会觉得她阿娘自己都陷入了一种混乱的状态。
    而关于齐国现在的世子苏言,记载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