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西游养只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一百零三章 人王与鬼王之辩(1/2)
    “本王在此重建泥犁狱,就是要让世人知晓。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在阳间时的为善为恶,所造成的德报罪业,不会因为肉身的死亡而烟消云散!为善者,生前可被添寿,死后可得福果,转世投胎到好人家;为恶者,死后就要守本王审判,或打入那泥犁狱中受难赎罪,或投入那忘川河中沉沦受苦,待到将阳世时所造的罪孽尽皆赎清时,方可饮下孟婆汤,轮回往生!”
    “陛下想想,若是人人心中都有对这种死后遭受审判的恐惧,那人间又将会变得如何呢?”
    炎魔罗王的声音,振聋发聩。
    一番豪言壮语,在大殿中往复回响着。
    李介更是目光灼灼,盯着炎魔罗王,心中万念急转。
    帝王心术,帝王心术,看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也不过是身处位置不同,考虑的东西也不同的最直观表现罢了。
    李介从他父皇手中接下的,是一个经受了几十年动荡的焦灼大地。
    自即位以来,他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将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了治理国家上面。
    准确的说,是在调和民众和官员的关系上面。
    他的施政手段极为亲民,但这并不是说他和那些曝背朝天、脚踏黄土的百姓们有什么共同语言。
    只是因为他亲身经历了那一段乱世,也曾在乱世中亲眼见证了那民变的可怕。
    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但这偌大的周皇朝,就真的被那一场民变后,短短的几年间就给推翻了。
    民变,如山。
    民变,似海。
    也正是因此,让他深深地体会到:民心,是真的有天崩地裂的恐怖力量的。
    当年他镇压一路诸侯时,站在城关上,看到数十万的造反者黑压压地涌来,宛如暴雨前的乌云,笼罩整片大地,让人遍体生寒。
    而这些,都是曾经的顺民!
    官差拿板子抽他们时,还要满脸堆笑的顺民!
    从顺民到暴民的转换,也就在那么一念之间罢了。
    而一个强盛皇朝的覆灭,也只在那么一念之间而已。
    他曾经无数次,在睡梦中被那景象惊醒,然后彻夜未眠,苦苦思索:到底要怎样,才能在这些百姓的心上拴上缰绳,让他们俯首帖耳,做他大殷的顺民。
    原本他所想的,是老子的那句话: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这也是为什么他近些年来疏远佛家,推崇道家,甚至邀认老子为远祖的原因。
    但这句话,要做到何其困难。
    民众的教化,只能细水长流。
    急也急不得。
    缓,也缓不得。
    稍有差池,前功尽弃。
    万一遇上天灾,更是容易让大殷这艘好不容易有些起色的小舟倾覆。
    是以,这些年来,他都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
    而现在,炎魔罗王却给了他一个更加有效的办法。
    他从另一个角度为百姓和人心拴上了缰绳!
    如果人世间不是人生的最后一站,如果人死不是人死灯灭。
    相反,他们在人间所做的一切,都有鬼神记录在案。
    死后,还要以此收到幽冥的审判。
    那谁还敢叛逆?
    谁还敢造反?
    谁还敢肆无忌惮地为恶?
    能打下天下,能击败三个兄弟成为帝王,李介原本就是非常聪明的人物。
    炎魔罗王刚说完,他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这炎魔罗王的幽冥界,简直就是人间帝王驾驭民心的上好缰绳!
    李介从心底深处涌上无限的感激,还有恭敬:“多些尊王指点。”
    炎魔罗王笑道:“六道众生,上至天龙,下至小虫,都脱不开这生死轮回。而大殷人心贪虐,幽冥无人管辖,这才导致天道荒废,幽冥无序。因此,佛祖才命我来此东土,理一理这人间和幽冥中的人心。”
    “好!”李介满口答应,“尊王放心,此事朕一定鼎力支持。”
    “那好,”炎魔罗王霍然起身,“既然如此,本王就在此与陛下达成合约,陛下掌管人间界,本王掌管幽冥界。我等勠力同心,为这六道人心谋得一份安定。”
    李介也站了起来,和炎魔罗王双手交叠。
    此刻他心中万分激动,这话里的意思是,炎魔罗王这位幽冥中的君主,已经认同了他人王的位置啊!
    两人达成合作后,再次分别坐下。
    炎魔罗王又开口道:“方才那是第一件事,接下来,就是这第二件事。日前,本王接到一桩官司,这桩官司,与陛下有关。是陛下的长兄李怀、次兄李生和四弟李福,状告陛下,杀兄弟,夺皇位。”
    李介喜悦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自家人知道自己事。
    不管他是多么雄才伟略,对大殷朝的建立付出了多少,甚至有多少的正当理由来得到这个帝位,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他是靠杀兄弟才夺得的皇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