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疯狂原始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二百五十四章 挑起扁担唱山歌(1/2)
    黄迪眉飞色舞,倒是让旁边思春的小侍女莫名其妙。
    “圣怎么看那些全身肌肉的男人眼睛放光?难道天呐,不会吧,我要回去告诉后土大巫,别惦记了!”
    小侍女想着,心中无比惋惜。
    黄迪哪知道小侍女心里的思想斗争,他一门心思都被自己将要进行的“发明”感到兴奋。
    只见他怱忙忙去岸边寻了一根毛竹,然后用一把短刀开始修理。
    这短刀是他叫武罗铁部专门打制的,就是为了携带方便。
    款式接近现代的匕首,但是略长略宽。
    他将粗毛竹竖着劈开,截成一米六左右长短,然后仔细修理光滑断面,成了中间宽两边窄的厚竹板。
    这东西在小侍女的眼里,就是一竹板,毫无奇特之处。
    其实,这东西就是放到现代年轻人的眼前,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东西的名字。
    但是放到五六十岁的老人面前,他们保准一下子就能认出这东西,并且会用很感慨怀念的眼神多看几眼。
    扁担,在华夏文明几千年的历史上,承载太太多的东西,也是老一辈人心里放不下的一段生活。重担,担负,承担等等词汇,都来自于扁担文化。
    在华夏的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厅里,就有着这么一根毛竹制作的扁担,是当年老总几十里外天天担粮所用,那是一个时代的艰辛和骄傲。
    说到扁担,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简单的运货工具,是完全华夏特有,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类似之物在他们的历史上出现。
    据考证,扁担在华夏最少存在有数千年的历史,最早见于商朝青铜铭刻记载。商汤建立商朝之前,他们的部落联盟被称为汤人,汤人盟内有个旦部,就是专门利用扁担运送货物的存在。
    从各个少数民族常见的扁担舞等扁担文化来看,扁担在古时候老百姓的生活之中,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所以,扁担真的可以拿来申遗的。
    黄迪正是看那些人拿大鼎,这才想起了用扁担携带渔猎所获。
    别小瞧一根竹板,可以让一个人携带的货物增加三倍,前提必须会使用那股劲。
    一根小小简单的工具,其中涉及了杠杆,平衡,震动等力学原理,和身体结构的科学利用。
    一个人携带重物时,无论是背着还是抱着,都会让身体失衡,这个时候,必须歪曲腰部,达到身体重心的稳定,如此一来,就会让腰部呈杠杆受力,对身体的损害极大,还容易疲劳。
    但是扁担不会,因为扁担就好像天秤一样,左右平衡,让人始终保持直立,这时候,人的腰部始终保持最佳的平衡状态,最大限度的利用腰力来承载,别忘了,腰可是人体最大的肌肉群和关节所在。
    还有就是挑扁担的时候,人走路必须上下微微颤动,这是为了在肩部承载力最小的时候迈步,承载力最大的时候停步。
    这样的结果就是,人等于空着身体走路,一瞬间静止承担重物,形成高频率的间歇,适合行走远程。
    那帮夯货还在比试力气,黄迪已经拿着扁担来到岸边,在两端各系了一个大的藤篮,在里面装满了鱼虾,然后用肩担起来,一颠一颠的走起来。
    甚至还惬意的唱起了山歌:
    “大河两岸坡对坡,
    扁担两头萝对萝。
    阿哥阿妹面对面嘞,
    就等阿妹的歌对哥”
    黄迪这破锣嗓子唱山歌,还真有那么几分粗狂的味道,再加上他常健身开气,胸腔共鸣好,这一开嗓,顿时吸引了那群正自热闹比试的人群。
    山歌的旋律大多简单,朗朗上口,非常洗脑,一般听上几句,就能跟着哼唱。
    原始人现在还处在宇宙音的音律阶段,哪里听过这么朴实入心的旋律和歌词,当下顿时被彻底吸引。
    一群人看着黄迪在岸边上,一颠一颠的挑着根竹板,两端挎着蓝,有节奏的唱着,有节奏的走着,有节奏的颠着。
    不知道为什么,只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轻松和惬意,让人说不出的身心舒畅。
    不知不觉,听了几遍之后,很多人开始跟着黄迪哼唱,他们没有扁担,就随便拿起一根竹竿担在肩上,跟随着黄迪的脚步和节奏,一起唱着,走着。
    这可比刚才的比试力气好玩多了,很多人想着,这是不是圣的一种祈祷仪式。
    黄迪笑看着众人跟随,唱的越发开心大声,一群人看着黄迪的眼神,总觉得那眼神里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得意,还有一点点坏。
    能不得意吗?之前还想着怎么教会这些人用扁担,没想到一曲山歌搞定,太轻松了。
    一群人颠了一个来钟头,不见一个喊累,都是兴致勃勃,但是黄迪可要回去休息了,于是一摆手叫停道: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干活的干活,休息的休息,飞罗你拿着这个,叫人照着做一百根,运送渔猎收获,就要靠这些竹板板咯。”
    飞罗拿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扁担,诧异道:
    “圣,这是啥?干啥用的?”
    黄迪笑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