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站书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15 世博馆(1/1)
    唱着歌,骑着车,经过梅赛德斯演艺中心、中国馆,在浦东南路上南路路口等待漫长的红绿灯。
    洛克公园里传来街头篮球的声音……
    “立夏回来啦。”停车的时候遇到了166号的阿仙奶奶,老奶奶看来怕热已经换上花短袖。
    “阿仙奶奶,好久没看到奶奶了,想死我了。”
    阿仙奶奶是看着我长大的,我对她总有一种亲奶奶般的感情。
    “好来好来,身上都是汗,臭烘烘的,我们立夏毕业了啊,工作找好了吗?”
    我工作?奶奶……!能聊点别的嘛!
    “哎呀,那么多书啊,我让豆子给你搬,你搬不动的。”
    豆子是阿仙奶奶的孙子,也是我小学到高中的同学,豆子比我大一岁,看起来却比我还小,瘦长瘦长的豆子完全就是豆芽。
    “没事,我自己可以的,奶奶,豆子不是说下周才回来嘛。”
    我一边说一边放松绳子,将书放到楼梯扶手上。
    “他说周末在中国馆有什么展,他就提前回来了。难怪了,原来是立夏回来了呀,那小子还瞒着我说什么展。”
    虽然我是和豆子说过今天回家,可这家伙怎么可能因为我突然早回来呢。
    “我说怎么今天你妈买了那么多菜呢,早上在菜场看到她,两篮子菜,满满的,原来是立夏回来了啊。”
    “真的吗?我可想死老妈烧的菜了。”
    一说起吃的,我的肚子又咕咕咕叫了起来。
    匆匆抱着书,往隔壁楼走去。
    “立夏,我一会去找你。”刚走出楼道,就听见豆子的声音,他家住二楼,现在他就站在窗边对着我大喊。
    这家伙,还跟小时候一样不靠谱。
    我嘀咕一声,用力点了点头,双手捧着书的我,能做到这个点头的动作已经实属不易。
    豆子家和外公家是邻居,这关系说来复杂,老一辈上海人,很多来自江浙一带,到上海以后,亲戚朋友们都住的很近,一条弄堂前前后后,细细串起来,张家的大儿子管刘家的小孙女叫阿姨,李家的小孙子管张家的老爷爷叫舅公。
    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再加上各地文化在称呼上的不同,我可真是有很多问号。
    外公家和豆子家也算是很远房的亲戚,爸爸浦东浦西两边工作的缘故,我又在黄浦区上学,所以小的时候,大把时间都和豆子在一起,外婆在我小学毕业那会就开始唠叨,豆子是男孩子,女孩子长大了不能总是和男孩子一起玩,你要懂事。
    在我看来豆子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是不是男孩子有什么关系?
    想着阿仙奶奶说妈妈买了很多菜,我似乎都已经能闻到楼道里飘着菜香味。
    我想吃清炒蚕豆、油焖笋、白斩鸡、荠菜豆腐羹、桂花肉、响油鳝丝、葱烤大排、本帮酱鸭、土豆红肠沙拉、最好再来一碗常温血糯米粥,加半小勺白糖,搭配一点点太仓肉松。
    我可真是猪啊!
    如果用“想”就能吃饭的话,我早就是一个三百斤的胖子了。
    来回跑了两次,才把书都堆到家门口,翻书包找钥匙又耗费了我比骑车半公里还多的体力。
    最后,还是一本本把书从书包里去出来,堆到门外,才在书包内层翻到家门钥匙。
    刚把钥匙放进门锁,咔哒一声,门便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