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富贵盈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十三章 粮食去哪了(1/2)
    冬日天冷路滑,时有降雪,车轮轱辘向前,速度不敢太快。
    苍白容颜的少年,裹在白狐狸毛斗篷里,后背懒懒的靠在车壁上,不知在想些什么。
    清爽的日光透过窗纸落在了他的脸上,有些晃眼,少年干脆闭了眼睛,长长的睫毛垂下来,就像是落了两只蝴蝶。
    崔烈别过头来。
    琋儿和姐姐太像了,一样的瘦弱。
    京城就要到了,真要把这样的外甥送回那龙潭虎穴么?按他想,既然已经这样了,倒不如趁机扮做假死,去北川逍遥快活。
    “舅舅,我们在前面的三水县分开吧。”少年忽然睁开了眼,眼中毫无睡意。
    “琋儿……你,听舅舅一句劝。”
    少年摇摇头,出言打断“我姓李。”
    有些事,必须要去试一试。
    他垂下眸,叫人看不到他眼中的晦涩。如今,国有奸佞当道、宦官秉政;门阀党争不休;地方割据不止;加之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义军迭起,济北和潍州就是最好的证明。
    宁国事态已经岌岌可危,国本将动,可这个时候,他那位父亲,他的兄弟们,都在做什么呢?
    呵,争来争去,只看得到眼下,大梦不醒罢了!
    真等到四夷磨刀霍霍、踏破中原入口,长驱直入的时候,说什么都晚了。
    所以,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他必须要回到京城。
    崔烈哑然。
    “舅舅,我们在凉州可有人手?”
    “你问这个干吗?那是萧家的地盘。”他和外甥已有三年没见,这三年他变得着实有些多。原来不谙世事,不是吟风弄月,就是将自己关起来研究机关术、造机器,现在……
    三年,真的可以叫一个人改变这么多?
    李琋岂会不知周烈心头的诧异,可知道并不代表他会解释。
    他不是没有想过隐姓埋名,偷偷培养势力,可经过一路的权衡之后,还是决定先回京城,做回他的六皇子。
    李珣杀自己,不过是顺带,染香之毒已经深入自己骨髓,自己一个病弱的、中毒的,又无母族可依的幼年皇子,放在眼皮子底下才是最让人放心的,而叫他们放心自己才有更多机会,才能加快效率。
    常理推断,如果自己不傻,定然会如同舅舅所言,找个地方躲起来,暗中壮大,可自己傻啊!
    崔烈如何也想不到他的经历,可想起亲姐,他还预备再劝,却在此时,忽闻车外人来报“将军,前面就是三水镇了。”
    …………
    济北城中,沈秋檀裹在一件半新不旧的夹袄袍子里,手里拿着个破碗,排队等着施粥。
    距离刺史府的那场大火,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沈秋檀混在难民当中,自然也听到了不少风声,比如说朝廷不是不管济北和济中,曾经更是先后两次拨款拨粮,只是这赈灾之物不是沉了水,便是遭了火。
    几次三番,负责押送物资的官员自然少不得被问责,但当时朝廷正逢多事之秋,权党倾轧,多方意见不和,自然就影响了之后的赈灾效率。
    她还听说,大宁朝其实已经是翻了天。
    两个月前,韩王李琅谋反,虽然有良臣悍将固卫了京畿安宁,及时镇压了韩王,但太子李珒却身陨于这场哗变之中。
    且不说太子一死,又有多少人心思浮动,沈秋檀更关心的是自己的肚子和朝廷对她爹的处置。
    只是不知为何,竟一直没有相关的消息出来。
    前面领到粥的人感恩戴德的说着吉祥话,夸赞起这位新来的节度使大人就像不要钱一般。
    不过,细说起来,这位萧节度使确实是棵粗壮的大树。
    听闻,济北州的施粥要持续到明年开春,第一轮春耕之后,而在朝廷第三次押送来的米粮到来之前的整整一个多月,都是这位萧节度使在负责调度。济北、济中遭了灾,周边各州郡自然也不会毫无影响,更兼之潍州还造了反,萧旸从本就少粮的济鲁道并不容易,当然也不是一点粮食也拨不过来,而是拨过来的只能坚持半个月。
    至于剩下的半个月,萧家自己的米粮便就位了,抵达济北的速度比朝廷的赈灾粮还要快半个月。
    众人无不感叹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个好爹,再有个好娘,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一阵冷风袭来,沈秋檀呵出口白气,或许,她该动身去京城了。
    早在将账册给到那位萧大人之后,她便想动身去往京城,她想,那个奶娘带着弟弟,肯定也是奔着京城去的。
    可去京城的路并不好走,且不说萧旸在攻下济阳城之后就封锁了全城,接着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息了潍州之乱,活捉了逆首郭琦,听说郭琦现在就被押往京城的路上。
    到现在,自己孤身北上也不是那么容易。没有车,没有向导,就算有官道,可官道也有分叉啊!何况,这个年代,冬日行路本身就加重了风险。
    排了半天的队,终于轮到了自己,沈秋檀冲着施粥的小兵连声道谢,才小心的端着粥蹲在距离粥铺不远处的角落里,珍惜的喝了起来。
    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