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孤岛喋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009 内蕴(1/2)
    在老人的示意下,蒲素推着轮椅绕过坦克。这才算是到了真正的兵工作坊。
    这是一个十分宽敞的封闭作业间。除了没有电炉,其他的铣床、刨床、车床、钻床、手砂轮、光学窥镜(观察管内状况)等等设备应有尽有。
    只是里面显然没有外面的车间那么忙活,只有几个工人在用碳化钨顶锥挤压膛线。
    这种德国人发明的膛线管制作技术当时还没普及。因为可以成倍增加枪管寿命,掌握了技术的军工厂也都在保密。
    夏弗斯基到了这里以后让阿廖沙煮茶,他和蒲素介绍起了这边的情况。
    这个兵工厂是1934年由顾楫和另外一个老人的同胞共同创立。而现在那个同胞已经故去,外面的坦克还有很多军火都是他弄来的。
    牺牲之前他那个同胞的另一个身份是公共租界“万国商团铁甲队”的指挥官。
    刚才那辆坦克就是他从英国人手里弄来的。
    而外面,说到这里老人指了指被封闭车间的南面。
    “外面的码头上还有一辆装甲!”
    “也是莫洛科夫从商团弄来的。”
    听到这里,蒲素对那个素未谋面的俄罗斯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他最后是怎么……”
    “他是个真正的俄罗斯勇士,一个英雄。”
    接着老人摆了摆手,不想多说。
    “自从三个月前运走一批步枪,到现在一点物料都没有弄到。”
    “我们只能等租界的煤气公司和自来水公司。他们订到什么管材,我们才能重新设计图纸改造什么。”
    “要是让外面那个弹簧加工厂订购无缝钢管就太危险了。你也知道,现在到处都是……”
    老人说到这里抬起左手卷成望眼镜的样子盖在眼圈上,代表着到处有人窥视。从这个动作可以看出老人虽然坐在轮椅上,心态保持的不错。
    “蒲,你要知道,我们的工牌弹簧销量还是不错的。”
    说到这里夏弗斯基开心地笑了起来。
    “工牌?”
    蒲素想起他在边区看到过几款刻印着工字的枪械。
    之前他还在疑惑,没听说出产这个牌子的军工厂,枪械制作的还十分精良,改造的水准很高。
    没想到居然就是这里生产的。
    “是的,工牌。我们生产的弹簧现在只供应车行和车站。其余时间我们给自己加工枪簧和撞针,顾和我们说你们那边很多枪械坏了没零件替换。”
    蒲素知道他说的顾,是顾楫。
    从公爵说的来看这边的产能先天不足,首先就受控于物料供应。这里没有电炉,那么只能进口钢管,而钢管尤其是无缝钢管是绝对紧缺和敏感的物资。
    而自己炼钢完全不现实。一座一吨产量的电炉也不是寻常可以想象的。
    不说冷却除尘这些,光耗电量就不可能不引人注意。别的方法更不用说了,无论怎么伪装隐蔽,只要一根大烟囱就足够醒目了。
    现有条件也只能依靠采购来解决材料问题。
    没一会阿廖沙端来了热茶。从内兜里摸出一个扁扁的酒瓶给自己那一杯倒了点,问他要不要来点,蒲素笑着摇了摇头。
    他注意到夏弗斯基这位老人,此时依然是只伸出左手接过了茶杯。
    老任之前人没在,他们谈话的时候他出去了。这时他又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纸箱,里面放的是熏肉和三炮台香烟,还有几瓶洋酒。
    这边应该是封闭式管理,可能老任隔一段时间就要来送一次补给,难怪他先前不乐意。
    喝完茶后夏弗斯基说带蒲素去外面看看,阿廖沙这才走到南面的墙壁找了个地方按了下去,随之墙壁立刻翻转。从翻转后露出的边缘来看,居然是纯钢的墙壁。
    翻转进来的那一面纯钢墙壁上包裹着削成半圆的原木。
    出去后的那一边是个真正的仓库。里面堆着成卷的“飞利浦”钢丝和已经装在板条箱里的成品弹簧。
    一直走到外面蒲素才发现整个厂房都是如此设计。看上去这就是一座普通甚至有些简陋的木制仓库。
    脚下就是肇嘉浜,河水乌黑腥臭。水流向东,过去没多远就直通黄浦江。
    前边看似是一个简易码头,走上去有点空心的声音,蒲素推测应该是架着钢梁铺设的。河边没有看到一艘驳船,码头侧边有一间红砖砌的平房。
    夏弗斯基呶呶嘴,老任勤快的走在头里推开平房木门,先前说的那辆装甲车居然在房子里。
    平房里一辆布伦机枪运载车车头冲着河面静静躺着。
    这是一种小型履带式装甲车。该车之所以叫“布伦机枪车”,就是因为车上那一挺布伦轻机枪。
    这辆装甲车长36米,宽21米,高16米,是十足的袖珍车型。
    蒲素站在边上时车盖恰好顶到他的胸口,却可以运载六个人,所以又叫运载车,只不过里面肯定很不舒适就是了。
    房间里除了这辆坦克就是堆叠的机枪子弹箱,还有两把大锤。
    平时这辆装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