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重返人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增大
缩小
第10章 放学后留一下(1/2)
    递过来的试卷,一眼就能看出来纸张、印刷质量较差。
    方年第一次感觉到这个重返人生彻底不一样了。
    这种‘开小灶’的倾斜照顾,几乎从未在曾经的生命中出现过。
    接过试卷,方年语气真诚道“好的,谢谢老师。”
    见方年忽然满脸认真,朱建斌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没多想,关掉了办公室的灯,跟在方年后面离开了教学楼。
    回到教室坐下后,方年翻了下几套试卷。
    没有标题,题目字号不统一。
    大概是朱建斌从某些高考真题库上摘下来的题目。
    尝试了第一道选择题的难度后,方年果断放弃了现在答题……
    次日上午,在无所事事的语文课上,方年顺了一下《我想有钱》这本书的后续剧情。
    跟编辑说有大纲,纯粹是张口就来。
    我,方年,写小说,从来不用大纲。
    一边想,一边在草稿纸上记录几个简略的关键词,比如冲突点,该挖的坑。
    反正是单人座位,没有同桌,也谈不上影响谁学习。
    第四节课下课后,方年迅速拿出预留备份的20元,溜出学校。
    趁这个时间去邮局将签约文件快递去申城,这次没跑空。
    走的是es,快递费用是21元。
    于是兜里还剩22元,回到学校后,方年略作犹豫,将20元又留作了备份。
    “两块钱,在学校的生活,应该足够了吧?”
    方年如是想着,好像是副穷酸样,但他心情却很是不错。
    周三晚自习第二节课时,方年拿出了三张小灶试卷。
    数学必修5已复习完。
    课本看上去都厚了不少,精力充沛,记忆力也更好,方年都觉得不上个好大学对不住这份重返的青春。
    毕竟大学生活紧。
    对于方年来说,学习成为了重生后享受青春的其中一种方式。
    重生这一周多以来,他很享受现在这种平静朴素的学生生活。
    这几天,除了例行抽空码字,在数学世界乏累之后,方年也将目光转向过物理。
    比起数学来说,物理对他难度较高,比较吃力。
    不过毕竟有着原来经历过的十多年经历带来的思维方式,角度上会更加全面,还是有些收获……
    “若|x1|alt2成立,判断x(x3)alt0成立是否为必要不充分条件……”
    “……”
    方年翻开第一道题,阅读了一遍。
    数学上有些词语的表达形式就是这么有意思。
    比如“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分必要条件。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若单独从文字角度来说,前面两项就没什么差别。
    方年很快列式,将判断条件写了出来。
    尽管按照常理,高考试卷上是不会出现判断题的。
    整张试卷只会有三大题,第一题选择,第二题填空,第三题解答题。
    以方年的角度猜测,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形式,应该是朱建斌有意为之,或许是怕有学生通过渠道寻找到类似的题目,所以多绕一道弯……
    转眼便是七月份最后一天的晚自习最后五分钟。
    方年终于完成了朱建斌给他的三张试卷的全部答题。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答题率只有95。
    必修5的范围毕竟没有覆盖到理科数学的全部课程,有一部分题目在这样的基础下,是没法得到答案的。
    理科数学的安排在必修以外还有选修21,22,23以及更选修的41,45。
    方年的复习任务其实只完成了一半。
    “慢慢来慢慢来,得享受过程。”方年一边安慰自己,一边收起了试卷。
    这些天里除了大桥这个名词从174班扩散到了整个高三以外;
    另外一个词步兵也随之扩散。
    始作俑者,年轻的方年同学几次被柳漾等一些女生私下问过新出名词的意思。
    方年认真解释“可能是在讨论军事,研究骑步兵战斗力不同吧。”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个晚上,174班101寝室的男生谈兴很浓。
    在宿管员查完寝之后,大多数人没睡。
    都在讨论明天放假后应该干什么。
    “今天班主任说明天上完第五节课就放假了,比以前早一节课。”
    这也是方年从高一开始的放假特色。
    棠梨所在的县城乃至市,都属于散落居住区域。
    与城镇有较大的区别,辽源广阔,
    一般来说以自然村为单位组成村一级的小学,多以镇乡一级为单位组成初中,以市县一级为单位组成高中。
    整体来说上学的过程就是从村到乡镇再到市县的过程。
    在这种形式下,一多半学校初一开始就实行寄宿制,高中必然是寄宿。
    棠梨八中是仅有高中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